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论文 > 艺术类
福建漳平山歌与泉州褒歌关系研究
发布日期:2020-09-28 23:12:34

(三)、泉州褒歌与漳平山歌的渊源关系和共通之处

谈及泉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地区。泉州是中国乌龙茶的主产区,号称“中国乌龙茶”之乡,主要有安溪、永春茶区。安溪县的茶文化历史尤为悠久,自来被称之“闽南茶都”。在漫长的制茶、饮茶和品茶中,闽南地区孕育出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闽南茶乡文化。

闽南语茶歌即闽南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流行于泉州安溪、永春、南安、德化等区域,这些歌曲是茶农生活、劳动、憩息之余消除疲劳、抒发感情时演唱的歌曲,同时也是茶乡男女青年在对唱中表达彼此间爱慕、相互赞扬的一种山歌形式,是闽南茶乡文化的特有的组成部分。

褒歌,也称茶歌。褒在这里不是表扬、褒奖的意思。而是有“谑”的意思。褒歌的演唱有独唱与对唱,在演唱时,如果是以对唱形式,那就叫“相褒”。 褒歌的历史十分久远,褒系古汉字,而其意也为相合对唱,与汉代相和歌名称是温和的。现今人们称为茶歌或对唱山歌,只有泉州闽南方言还称褒歌。褒歌的节奏质朴,如同古代乐歌一字配一音的艺术风格及其相似,配合方言,具有古朴典雅的韵味。以安溪褒歌为代表的一系列闽南茶歌已有数百年历史,基本属于时代相传、妇孺能唱。茶乡文化孕育而生的褒歌遍及泉州内陆县市,有安溪的《采茶歌》、《请茶歌》、《手提茶卡系身腰》,南安的《芹山采茶歌》、《手掼茶篮挽茶叶》,永春的《茶山闹葱葱》等。

褒歌既有山歌高亢嘹亮的特点,又包含了闽南民歌悠扬婉转的特色。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有商、羽调式为主,这种调式以角、羽、宫三个音为旋律骨干音,一般以角音的高低八度与羽、宫音自由组合围绕宫音形成旋律运动走向,有低音mi-la-la-do-高音mi、有la-低音mi-低音mi-la-do也有la-do-do-la,do-do-高音mi等多种连接方式。同时在旋律骨干音中加入商音或清角或徵音,节奏以切分节奏为主,情绪显得活泼明快。如安溪茶歌 《请茶歌》。

谱例六

 

可以看出,也为七字一句,基本为一字音。以角、羽、宫为三个音旋律骨干音,加入商音。与谱例三的漳平山歌《捡柴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后者完全以三个骨干音为旋律。两者的演唱情绪都是活泼欢快。旋律线都呈“平一起一落”线状。

另一种类型的褒歌调以五声调式为主,音域一般从低音的羽到中音区的徵,旋律进行主要以级进为主,较少大跳,从而具有悠扬绵长的茶乡风味。见以下谱例七。

谱例七

 

依然为一句七字,句尾有明显的延长,较为抒情,节奏质朴稳健 。旋法采用级进为主,跳进都为小三度,与漳平山歌的旋法极为相似。旋律线呈明显的“平一起一落”线状。

泉州褒歌在千百年的传唱过程中,是与语言密切联系着的。闽南地区地理环境都为山区丘陵地带,方言较为相同,还有整个闽南的茶文化影响下,表现在音乐上的旋法、调性、节拍、节奏等许多方面都有相似性与共同性,渐渐形成了以泉州褒歌为代表的闽南褒歌,流行于泉州、厦门、漳州,甚至台湾地区。如厦门同安区莲花镇的采茶褒歌,和泉州晋江的渔业劳作时唱的深沪褒歌。

泉州褒歌有诸多特点:

(1)节拍形态为三拍子,但其强弱关系与西洋的三拍子有所不同。西洋的强弱归来吧一般是强弱弱,而泉州褒歌确实强弱强、强弱强,有着独特的律动感(见谱例八)。不断重复,有二拍子与三拍子持续交替出现的混合拍子的感觉。

(2)褒歌的音程进行以二度、三度为多,但四度跳进最富活力且有特色,成为典型的四度音程(re—低音la)和(do—低音sol),对闽台民谣、南音、戏曲有着深远的影响。(见谱例八)

(3)泉州褒歌的曲式结构为上下句单乐段,是民间音乐最基本的曲式之一,为其他民间音乐曲式发展的重要基础。

(4)上句羽调式,羽音强调上方四度的音程商音;下句徵调式,徵音强调上方四度音程宫音。上句小调色彩,下句大调色彩,羽徵并置,呈现大小调两种不同色彩感的调式转换。因此它又具有对比性两段体的雏型。(见谱例八)

(5)歌词多为七言四句,与方言紧密结合,方言均为闽南话。

(6)受茶文化和制茶叶的影响。

谱例八

泉州褒歌在千百年的传唱过程中,是与语言密切联系着的。闽南地区地理环境均为山林地区,方言都属于闽南语系,以渐渐形成了以泉州褒歌为代表的闽南褒歌。如惠安的《一只船仔五支篙》、厦门的《山歌一唱起春风》、长泰县的《日头出来位位红》等,基本上与泉州褒歌相同。漳州褒歌、大田、南靖的山歌,有的头尾有些变化,或者改头,或尾加拖腔;有的改变节奏型、扩大曲式结构、增加音乐情趣。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的差异,外来文化的不同影响等变数,必然影响了其审美趣味。同属闽南方言语系的龙岩,漳平山歌最能说明问题。

显然,谱例九和谱例十证明了,无论是漳平还是漳平所属龙岩市山歌,都看作泉州褒歌的变体。其音乐素材都采用了古老的泉州褒歌调,基本框架为泉州褒歌,但重新组合,却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漳平新桥山歌》又为混合拍子(2/4、3/4),中速演唱,加了下滑音后幽美抒情,通过巧妙的节奏变化,龙岩、漳平两地山歌将古老的泉州山歌编织得甚为美妙。

因此,通过诸多对比,漳平山歌已经是泉州褒歌的变体,与泉州褒歌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同时有融合了漳平当地的审美情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谱例九

 

谱例十

2

另外,褒歌几乎都是茶农们生活、劳动之余放松心情、表达情感时演唱的山歌,同时也是茶乡男女间通过对唱来表达爱慕、相互赞扬的一种方式。

题材上,漳平山歌也与泉州褒歌有着共同之处,多以劳动、爱情题材为主。

(1) 生活哲理类:“要吃韭菜一下刀,别人得有你得无,拜听天公不下雨,大水流过大家无;韭菜开花一枝香,冰糖泡茶看自化。本无此事你说有,亲像鸡公拌阴阳……”此类歌词类似本地俗称“四句”的民间方言用以流传普世生活哲理的古话俚语,有戏谑的意思,与泉州褒歌的“褒”的意思十分贴近。

(2) 情歌及情歌对白类: “松树砍断来开邦,哥哥要去妹不甘。餐餐饭菜来未吃,给妹多留两三天…”以恋爱、相思等爱情状态为题材的歌词贴合当地方言,与在地文化生活浑然一体。

(3) 具体生活场景类:“今我去起半山腰,也有柴木也有草。待得听到斑鸠叫,天无画眉来应声。”

其他题材还有歌颂红军与党的革命题材等,则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漳平作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一块红土地,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映照着时代的变迁。

一、经济历史等因素对闽南民族音乐传播和发展的影响

(一)语言的相近

山歌的传播方式为口头相传,因此口头沟通没有明显的障碍和隔阂是两地音乐文化交流的关键。

福建省是一个方言类型极其复杂的一个省份。

而漳平和泉州都属于福建省的闽南地区,系属闽南语系。闽南方言可分为东西南北四片,泉州话区属北片,漳州话区属南片,厦门话区属东片,龙岩(龙岩、漳平)话区属西片。尽管诸多音调、声母、韵母出现异处,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相似度:

 

语言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演变的,例如m-→b-去鼻化演变,漳平方言和泉州方言也不谋而合地进行:

 

利用“创新特征”和“核心词保留率”所得出的谱系图一致,较为符合移民史的记载。因此,潮南、澄海方言为一群,厦门、泉州、漳州、漳平为一群。

漳平旧时一度属漳州府,后划归龙岩市,1990年漳平县改为市,属龙岩行政公署管辖。由于地处闽西,漳平、龙岩一带受到客家话的影响,也形成了另一种与泉州、漳州不同的口音。

归根结底,漳平与泉州由于语言同属闽南语,且发展规律相近、核心词相似率较高,在褒歌都为闽南语演唱的条件下,大大有助于两地音乐文化桥梁的搭建。

(二)历史的渊源

根据龙岩地区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一九九二年),明成化七年(一四七一年),从龙岩县居仁、聚贤、感化、和睦、永福五里置漳平县,属漳州;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该属龙岩直隶州;

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年)废州后,隶汀漳道;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后,属福建省第六行政督查区;一九九零年撤县改市,属龙岩行政公署管辖。所以,漳平曾属漳州,后归龙岩市管辖。而追溯至更久远的历史,自宋至明,龙岩、漳平、宁洋属漳州府。

龙岩与闽南文化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则追溯至唐朝。被后人尊称“开漳圣王”的陈元光及其陈氏族人,在唐朝初期,与龙岩文化的发展启蒙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唐总章二年(公元六六九年),来自河南光州固始的陈政奉高宗之命率府兵入闽,后有陈氏族人包括其子陈元光率兵驰援,使陈氏族人为代表的河洛势力及其河洛文化彻底进入了闽西南,从而与闽越原住民文化逐渐融合,掀起了大规模开发闽西南历史的新高潮。陈政卒后,陈元光代父领众。唐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年)置漳州,陈元光首任漳州刺史,故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漳州建州,此后将泉州的龙溪县和汀州的龙岩县划归漳州,今漳平市时为龙岩县九龙乡亦属之。故龙岩漳平与泉州自古以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近代的发展,才慢慢独立开来。

另一方面,反观泉州褒歌的历史。根据资料得知,以“挽茶褒歌”著称的安溪并无“褒歌”,而有“相谑歌”。在闽南安溪、华安等一带山地,流行着一种音调,当地人唱歌皆以此调填词,如“挽茶歌”、“哭嫁歌”等,其中男女对唱的情歌,皆称作“相谑(【b′iat?】)歌”。且褒歌的系属未加说明的有连雅堂《台湾词典》:“褒歌,则山歌,采茶之时,男女唱酬,互相褒刺,信口而出,辞多宛转,亦曰采茶歌”等等。因此,褒歌也称采茶歌、茶歌、山歌。有蓝雪菲学者认为褒歌是文称。

褒歌的流传涉及大片的闽南语区域,同时自身也发生了跨地域、跨题材的演变。譬如漳平山歌诞生了很多泉州褒歌没有的题材。褒歌的主要传播区域有:1、以漳州为中心向粤东、闽西和赣南辐射。这一地区留存了较多褒歌。实则漳州区域才是褒歌流行的主要区域,在漳州当地,褒歌被称作“摽歌”。2、泉州安溪、厦门同安区茶乡及周边乡镇如莲花镇。3、台湾及东南亚闽南方言区。

漳州的摽歌,摽【pioλ24】含有对赛、戏谑的意思。漳州老人只知道有摽歌而不知“褒歌”为何物。所以有学者认为,褒歌起源不在泉州,而在漳州。学者蓝雪菲采访过台湾被称之为“三邑”之一的晋江县著名民间歌舞艺人尤金满先生,说泉州名额俗曲多有漳州流入,“褒歌”山里才有,当地没有。根据实地调查,安溪当地歌手说靠近南安、泉州地带的官桥、赤岭等地,唱南音,不唱山歌。所以,泉州之“褒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间艺人,尤其是盲走唱艺人自漳州传入。另外,褒歌的称谓主要流行于厦门、泉州。

漳州褒歌的传统历史悠久,根深蒂固,还有着颇为丰富的遗存。已知在清末明初之前,漳州人仍以演唱褒歌为交游手段,其存留的褒歌曲目最多,音乐体裁也最为多样(山歌、小调、谣曲等)。

根据上述历史的记载,旧时的龙岩县(含漳平)与泉州的龙溪县划归为漳州时,也同时受到漳州当地音乐文化的影响,可能在那时,漳州艺人也为漳平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褒歌调。漳州对闽西龙岩、漳平地区的文化传播也为褒歌在闽南地区的流传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推动力。

(三)、茶产业与茶文化的冲击

台湾“褒歌”大多数被认为源自闽南漳州的“摽歌”和安溪山歌,安溪人在清代就带着种茶、卖茶技术飘洋去了南洋侨居,“褒歌”也随茶文化而传播到了那里。可见,经济为文化的传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同时,茶文化也是茶经济的深层次的推动力。

泉州特别是安溪的茶农在长期实践中,发明了先进的种茶技术,“茶树整株压条繁殖”和“茶树长穗扦插繁殖法”,以及随着乌龙茶制作工艺得到大面积普及和推广。明朝中期,安溪茶叶蓬勃发展,遍布了西部山区的大部分区域与东部的部分区域。而漳平东毗泉州的安溪、永春县,地理条件及土壤条件均适合种茶,也是闽南茶产业中的一份子。当时(明中叶),茶叶已经步入了商业化时代。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人发现并命名了铁观音茶树,创立了铁观音品牌,开启了泉州茶产业的新时代。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清初主要分布在西坪、虎邱、大坪、芦田、蓝田、剑斗等乡镇;至清末已传遍整个安溪县和闽南永春、南安、长泰、漳平、漳州等其他县市。甚至辐射到了闽北各产茶县以及广东茶区。清末安溪山村已经形成了“生意东林济,衫茶遍户栽”、“千里贱栽花,千村学种茶”的繁忙景象。

福建乌龙茶类的另一种类——水仙茶,属于中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最早上溯一千年前,建阳、建瓯一带就发现了水仙茶树,但人工栽培却仅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产地分布在漳平市、永春县、建阳市、安溪县四个县市。今分为两种品种:闽南水仙和漳平水仙。制成乌龙茶的闽南水仙,其形肥壮匀整,色泽光润,永春水仙为代表的闽南水仙屡获全国茶叶评比大奖,是名闻海外、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名茶。同时,永春现有水仙茶园18万亩,年产1300吨,为闽南地区产量最多的县。而另一处的漳平水仙,地理环境良好,也在不断培育新品种,在上世纪二十年开始,于邓观金带领下,改用四方形饼式包装,成为驰名省内外的水仙茶饼。同时隶属漳平市的永福镇,盛产高山茶,被台湾投资商称作“大陆阿里山”。

阮旻锡的(七言)《安溪茶歌》原文:“安溪之山郁嵯峨,其阴长湿生从茶。居人清明采嫩叶,为价甚贱供万家。迩来武夷漳人制,紫白二毫粟粒芽……”这里提到的漳人,多数认为是漳州人。然而也有文献更为严谨地认为,漳人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指漳平县人。史称漳平所产的“水仙球”茶,与宋代龙团茶相似,这可能是紫色毫无压制而成的;另一种白毫芽,可能是指武夷山下的洲茶制成的莲心茶。但漳人同时也不排斥包括与漳平相邻的一带州县的居民在内。所以“迩来武夷漳人制”的诗句,实际还应包括漳平四周的粤东和闽南的广大地区,当然包括安溪人在内。

在历史的见证下,和茶文化和茶经济共同促进下,“泉州褒歌”就诞生了。褒歌大部分是茶农劳作、生产、生活时表达情感的演唱形式,也称作茶歌、采茶歌。而褒歌更是促进茶文化发展和连接、传播各地茶文化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安溪褒歌历史悠久,承载着闽南人勤劳善良的精神内涵,符合且反应了泉州当地人的审美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不仅便于在群众中传唱,也给喜爱品乌龙茶的人们带来了不同的音乐感受。事实上,整个闽南地区有着数量庞大的茶歌。属于闽南西片的漳平、龙岩,又与江西、客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采茶歌舞文化、采茶戏。“褒歌”到了漳平,成了漳平山歌,当地没有人用“褒歌”这个文称,而普遍用山歌、茶歌称之。

龙岩、漳平作为闽南西片地区,与江西省交界,属于闽南文化的边缘文化。在以厦漳泉为中心的闽南文化中,往往忽略了龙岩闽西文化的部分。而泉州褒歌与漳平山歌的关系研究,恰恰证明了闽南文化的共通性,漳平文化是以闽南文化为母体的变体,漳平山歌与周围的客家、畲族山歌相互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系,有着属于自己地域的独特风味。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