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丽江地区区域性数学教学素材的挖掘与利用
发布日期:2020-09-26 15:12:47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性,是指一个地方在发展成度和地理位置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属性。区域性教学素材是根据学生所属区域环境,利用学生熟悉的本土文化、民族生活习性等作为教学素材。

在上课的过程中,咱们不难发现,课本中运用到的教学素材多数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产生困难,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那如果,我们把区域性的地方特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否能使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变得更加简单,使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课本上讲述的知识呢?

丽江,因其美丽怡人的景色和悠久的古典文化而闻名于世。同时,丽江又是一个少数名族聚居的地区,以纳西族为主。如果将丽江的特色景物和古色古香的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丽江特色景区在数学教学中的挖掘与利用

2.1水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素材背景介绍

丽江,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其中,丽江又以丽江古城闻名于世。提到古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充满纳西东巴文化的古巷和琳琅满目的商品,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作为古城标志性建筑物,又被各地往来的游客当做地标的大水车。相传水车为东汉时期华岚所造,作为最古老的灌溉工具而问世,后来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隋唐广泛推广使用,是先人们高超劳动技艺的结晶,其1700余年的历史为后人所叹服。而丽江古城的水车不具备灌溉作用,仅用于观赏和作为地标建筑物存在,但同样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素材分析

丽江古城的水车是古城的地标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地居民一般称它为子母水车,有的游客也把它叫做情人水车。在景观中,考虑其观赏效果,通常不安装水斗或竹筒,没有灌溉的作用,其形状如一只巨大的车轮。如上图1所示,通过观察,你能发现水车中蕴含哪些数学因素呢?例如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水车转动的时候,水车上某一点与水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等都是这个素材蕴含的数学因素。

3.素材利用

在八年级上、下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1]中,上册第四章《一次函数》第一节“函数”与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二节“图形的旋转”的教学导入部分都是以摩天轮作为数学素材,根据摩天轮上某一点的高度和旋转时间之间的关系,建立他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帮助学生认识函数。由于丽江地区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摩天轮,就更不知道摩天轮是怎么运作的,对教材中的描述是不能较好理解的。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仍以摩天轮作为教学素材,这势必会给学生在学习函数这部分带来困难。

丽江古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么水车自然是丽江古城一道独特的风景,根据水车上某一点的高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也可建立函数关系,我们用水车替换课本中的摩天轮,运用到“函数”课堂中。这样我们用学生熟知的水车对课本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替换,让学生发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着数学,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会有所提高。

 

 

 

材替换1.

教材中的素材

替换后的素材

你坐过摩天轮吗?想一想,如果你坐在摩天轮上,随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你见过水车吗?想一想,如图所示,水车上某一点高度随着旋转时间是如何变化的?

 

如图3反映了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m)与旋转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

 

 

(1)根据图3填表

t/min

0

1

2

3

.....

b/m

         

(2)水车的高度h会随时间t的变化而相应的发生改变吗?

如图5反映了水车上某一点的高度h/m与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

 

(1)根据图5填表

h/m

0

1

2

3

4

....

t/min

           

(2)对于给定的时间t水车上某一点的高度确定吗?

得出函数的概念:一般来说,如果X和Y是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而且随着变量X的变化,变量y也随之改变,但仅有唯一的值与X对应,此时X是独立的变量,Y则是X的函数。

表示函数的方法一般有:列表法、关系式法和图象法。

素材替换2.

教材中的素材

替换后的素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景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你还能找出类似的物体吗?

 

在平面图形中,绕一个固定的点旋转一定的方向角,该运动称为旋转,转动的方向角叫旋转角,固定点叫旋转中心。观察旋转后的图形可以发现,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发生改变。

4. 素材应用建议

以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组织数学教学,既能帮助学生获得间接经验,同时还能获得直接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学习时,该地区的学生对摩天轮的样子是模糊的,不能很好的结合到教材知识中进行学习。通过对数学课本素材的替换,理论联系实际,我们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图形的旋转》这两节的内容时,对函数概念和图形旋转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学习数学知识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在帮助学生独立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2.2怡馨亭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素材背景介绍

中国古代有一句诗:白云深处有人家。我想大概指的就是白沙别院了。白沙是丽江市又一淳朴宁静的古镇,它远离了大研古镇的热闹与繁华,告别了束河古镇的游人与喧嚣,回归宁静,感受自然的风景,享受最纯真的纳西风情。然而,白沙别院的凉亭,更是给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亭,在古代是供行人乘凉和休息的地方,有三角,四角,五角和六角,梅花等多种形式,而白沙别院的凉亭多以四角,五角或六角为主。

 

 

2.素材分析

如图6和图7所示的两张图片,都是丽江白沙别院里有名的怡馨亭。怡,有怡然自得之意,馨,有舒服安逸的意思。白沙别院居住的大多是丽江的土著居民,纳西族。纳西族素来热情好客,给别院的凉亭取名怡馨亭,自然是希望来往的游客既能玩的开心,浪漫,又能住得舒服,安逸。

图6的亭子从总体上来看,是一座由六根柱子作为亭柱,上面搭盖画有浮云和雕刻物的亭檐而成的六角凉亭。每根亭柱之间相距1.5米,亭柱高3.5米,每两根亭柱之间是一个等距离的长方形,连接每根亭柱的座位,就能发现它们连接而成的图形是一个正六边形,如图8所示,可运用于对多边形的认识。

 

 

3.素材利用

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节“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导入部分是以北京鸟巢建筑作为数学素材,让学生观察鸟巢中熟悉的平面图形,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多边形。由于该地区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鸟巢”,就更不知道它是一个怎样的建筑,对教材中的描述是不能较好理解的。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仍以该建筑作为教学素材,这势必会给学生在学习多边形这部分带来困难。丽江是纳西族居住的地区,淳朴的纳西族人民以热情好客而被外来游客所敬重,因此,无论是丽江古城还是白沙别院或者是丽江其他的风景区,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凉亭,有高有矮,或三角,或四角,五角,六角,层出不穷,形状各异,根据亭柱之间所围成的形状,我们用凉亭来替换课本中的“鸟巢”,运用到课本中的“多边形”数学课堂中。这样,我们用学生熟知,随处可见的凉亭,来替换课本中的数学教材,让学生发现数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帮助较大。

 

 

 

 

 

 

 

素材替换3

教材中的素材

替换后的素材

 

 

观察上面有哪些熟悉的平面图形?

观察可发现,在同一平面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若干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可以组成三角形,四边形或五边形,六边形等封闭平面图形,这些图形称为多边形。

如图9,在正六边边形ABCDEF中,点ABCDEF是六边形的顶点,线段AB,BC,CD,DE,EF,FA是六边形的边 ,∠ABC, ∠BCD, ∠CDE, ∠DEF, ∠EFA,∠FAB是六边形的内角。AD,BE,FC都是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像这样的线段称为六边形的对角线。   

                         

做一做:1.n边形有多少个顶点、多少条边、多少个内角?

2.过n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几条对角线?

4. 素材应用建议

数学中有不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少数民族地区或有关民族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联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情况出发,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根据生活实际,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处理,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多边形时,可以根据他们身边的事物和熟悉的环境来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对多边形了解得更加透彻,题目也更具本土化。

2.3纳西族民族服饰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素材背景介绍

纳西族是居住在丽江最古老,文化底蕴最丰富的少数民族,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纳西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服饰。纳西族的本土语言又称为东巴文,是从古流传至今的一些象形文字和符号。除了东巴文之外,纳西族的民族服饰在古今中外也是享有盛名。纳西服饰经历了秦汉,元明,清雍正元年,辛亥革命,文革,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九十年代等数次变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到如今,保留下来的民族服饰具有典型的纳西东巴特色。

 

 

2.素材分析

不同类型的民族服饰代表了不同地区的居民风俗,各种服饰都有它自己的意义。七星羊皮披肩是纳西族妇女最具特点的服饰之一,它上并排钉着直径约为两寸的七个绣花圆布圈,每一个圈中还有两条垂穗。[3]对于这一披肩的来源,说法却各有不同。比较大众化的说法是圆布圈代表星星,而布圈中的垂穗,代表星星的光芒, “披星戴月”由此而来。如图10,图11所示,纳西族的七星羊皮披肩和整套的纳西族民族服饰都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如果把服饰的左右两边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因此,我们可以把纳西族的民族服饰运用到轴对称这一节,来对它进行初步的认识。

    

 

3.素材利用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教材中,第十三章《轴对称》第一节“轴对称”的教学中,教材是用天安门,高架桥,苏州园林,京剧脸谱等作为课堂导入,观察这些图像都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由于该地区的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天安门,不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对教材中的描述不能很好的理解。在教学中,如果老师仍以这些建筑物,或自然景观,艺术品等为教学素材,这势必会使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轴对称这节内容。丽江是纳西族人居住最多的地区,纳西的东巴文化,四方街的各色小吃,闻名遐迩的风景胜地,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都吸引了无数的海外游客。根据纳西族服饰的特点,用民族服饰替换教材中的“天安门”等建筑,运用到轴对称的课堂教学中,这样我们用学生熟知,随处可见的纳西族民族服饰对课本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替换,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较为明显的帮助。

素材替换

教材中的素材

替换后的素材

 

 

 

观察上边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像图13图14一样,直线左边的图形沿直线折叠后能与直线右边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图形是关于这条直线对称的,这条直线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轴,像这样的图形我们称它为轴对称图形。

想一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

做一做:自己动手制作或找一个轴对称图形,猜想它的对称轴,然后验证,并指出它的对应边,对应点。

三.丽江特色景点及本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3.1丽江本土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的目的

挖掘和利用丽江本土民族文化的数学素材不仅将数学教学还原于现实生活,并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融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教师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3.2丽江本土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的意义

教学素材应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或有趣的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故事,有利于学生实地观察、动脑思考、用心猜想和动手操作。在带有区域性色彩的数学教学中,根据当地学生的生活情况和认知特点,运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这样,他们能发现数学学习充满了乐趣,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且,丽江的本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不仅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将丽江的景物赋予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使其往更加特色,专业的方向发展,还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丽江,了解丽江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四.小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当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教是为了学生有自学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针对不同区域的学生教师要学会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不仅要善于把课堂中教材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而且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替换教材中学生所不熟悉的教学素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是国家培养的人才,是教师的接班人,要上好一堂课,使这堂课生动有趣是非常不容易的。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善于从身边的景物中找到与教材中相似的素材,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巧妙利用,灵活替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乐趣的。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