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克里姆特与埃贡席勒
(一)克里姆特
1.背景简介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1918年2月6日卒于同地。早年受业于维也纳工艺学校。1890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其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手段相对于其他艺术家们来说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克利姆特艺术生涯的早期,他的作画手法是深受到其对艺术理解即线条运用颜色表达的影响的。
2.风格介绍
克利姆特的画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对线条与颜色的认知度及使用,同其他艺术家们来说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从克利姆特的画作中不难看出,有融入了许多中国年画、日本浮雕的元素于其中。从而作品表现出的极强的装饰的美感。例如其作品中对黑块与白块相见使用的结合,更有其甚至将金属碎屑例如金粉调在颜料中,这无疑是给画作增添了一种富丽堂皇的高贵的美感,这种作画风格在日后克利姆特的艺术生涯上可以说是起到了一种代表性的象征。
克利姆特后期作品可以说是达到了其创作的一个新高度,不论是在情感表达与宣泄,或是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态度上都是有所改变的。在后期的创作中,克利姆特深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在其作品中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有融入了许多东方代表性的元素。在线条的运用及颜色处理方面都是有其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的融合。同时,克利姆特作品的另一重点主要是集中在对女性角色的表达上。从其作品可以看出有不少关于“性”的方面的题材。使用这种风格作画的作家克利姆特并非第一人,早在他之前就有艺术家将这一主题融入到自己的画作之中。只不过克利姆特是将这一主题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至的艺术家之一。一般这种“性”的表现无非都是在向世人传递一种心理暗示: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
(二)埃贡席勒
1.背景简介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是20世纪初奥地利绘画巨子,表现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的学生,维也纳分离派的重要代表。其故乡出生地在维也纳,但是却客死他乡。因为一场瘟疫的爆发,这个伟大的艺术家就从此结束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在其后期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有许多作品都是比较诡异消极的。这与当时的库勒的身体状况与个人经历有着直接的联系。正是因为这场“瘟疫”的到来,才使其创作风格发生变化的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
2.风格介绍
席勒的画作所吸引人眼球之处不是画作的内容或是情感的释放与表达,而是对色彩搭配颜色表达的一种完美诠释。因此,库勒的作品就是用这种夸张的线条勾勒方式来表现作品的一种张力,使作品不论是结构上还是内容与表现手法上都被赋予了一种新的“生命力”。这是一种极为难得也极为难掌握的作画手法。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独特的作画特点,才使库勒更加完美的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即是对这个社会的不满情绪甚至是一种厌恶在其中。
埃贡·席勒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处处显示出个性的桀骜不逊和对绘画成规的反抗。他用自己敏锐的直觉,真实地揭露人性的本质。席勒虽然像一个艺术“殉道者”一样饱尝苦难和嘲讽,但却以这种独特的艺术光辉照亮了欧洲艺坛,成为杰出的现代表现主义画家。
埃贡·席勒不断地从象征主义和装饰主义的绘画风格中汲取营养,树立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并最终将此风格的魅力推向了极致。在库勒的神奇画笔下,人性的所有丑陋与当时社会一种真实写照都被赤裸裸的表现在人们的眼睛底下。这是一种对社会极为不满的情绪表达。也正是这种强烈的感觉,才给予这些画所应具有的时代意义。
二、克里姆特艺术风格个例分析
《吻》
克利姆特的绘画创作风格在艺术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他的这种对伤感的暗喻委婉的表达对日后不少艺术家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其“伤感”主要表现在对于画作的构思与作画时线条勾勒及颜色搭配而表现出来的。这里所说的“伤感”,其实就是对人们视觉上的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从而刺激人们对画作中所表现的内容或是形式的一种低落的情绪。有时,这种象征主义艺术还掺杂着神秘主义。维也纳分离派就是19世纪末奥地利最重要的象征主义派别之一,克里姆特属于这个"分离派",但他的象征主义与众不同,他十分强调东方的装饰趣味。这幅《吻》(图1)即是典型的画例。
(图1) 《吻》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奥地利 1908
作品呈现出来的场景是一对少男少女袭一身黄色的长袍紧紧相拥在一起。男人尚且较高与女人,弯下头来像女人索吻,而女人则表现出一种羞涩亦或是享受在其中。这种画法就是典型的受到新艺术的冲击所呈现出的一种对爱情的渴望。
大概正是因为克利姆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雕刻家,所以其一生的画作都是使用金属碎屑来装饰的,这正是其受到父亲影响的一种表现。同时画作几乎用的全是金色调,除了脸部、手部和某些细节与花纹外,其余空间全用金色作装饰,成为一幅工艺性极强的装饰画,金碧辉煌璀璨无比。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与表达手法,使其画作甚至超越了“画”这一范畴,亦或是一种艺术品的范畴。这幅画因为有着作者自己独特的作画方式,从而表现的更像是一件“工艺品”。那种璀璨夺目的感觉,绝非是一件单纯的油画作品所能表现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才将作者受到拜占庭等不同种类风格特点的影响表达出来。相传在作这幅画作时,克利姆特是将男人的身体完完整整的画上去的,但是在画完之后,又随即加上了一匹“黄色的帆布”来遮住男人的身体,只留下男人的头和手。这种画法无疑是对其作画特色的完美诠释。男人所披上的那件黄袍,不但没有使其失去原有的画作艺术效果,反而在“立意”上有着别出心裁的作用。人们不禁会想象黄袍下所包裹的那个身体,这无疑也可能是对欲望的禁锢的一种象征。
这幅画除了耀眼之外,也颇具剧情感。女子所跪之处的花花草草正是只有在悬崖峭壁边上才会有的独特充满魅力的景色。而女子在这样一个危险的环境下还是选择了与男人的亲吻,这是一种对美好事物向往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不需要用言语,行动则已证明一切。这样的布局与动作特点给欣赏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只是对爱情的向往,亦或是对爱情的一种埋葬与绝望。同时回顾克里姆特的一贯特色:其作品主角大部分为女性。在欣赏这幅画时,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最显眼的无非就是画作的那位女主角,这也正是对其特点的一种完美的诠释与表达。画作中唯一的男人其“出镜率”甚至只有画作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能看到的只有男子的头部与手,甚至男人的脸部表情都不愿让世人所见,可见其作画时对女性的身体与自然美掌握的是非常恰到好处,甚至有一种严重的“偏袒”的观念在其中。
克里姆特作品最具特色同时也最耀眼的地方,便是极具装饰性的大片的耀眼的金色,大概主要受其父亲的影响,讲黄金的璀璨耀眼融合到绘画里,从而形成这种近乎工艺品的画作。
然而纵观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与其后期的绘画作品相比,早起的一些作品就显得中规中矩,老实本分。
下图为其早期部分绘画作品:
(图2) 《Idylls》 克里姆特 奥地利1884
(图3)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壁画 克里姆特 1890
有如此的美术功底,克里姆特完全可以将新古典主义推向极致,然而他最厉害的一点还在于,打开思维,勇于尝试各种风格,尽管有些被评以“色情”“淫乱”,像《金鱼》和《哲学》《医学》《法学》三副作品。
三、埃贡席勒艺术风格个例分析
《死神与少女》
(图4) 《死神与少女》 埃贡席勒 1915-1916
库勒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正处于其生涯的一个特殊阶段。也中独特的对结构的理解无疑也是其内心矛盾的一种流露。画中的少女身着的是色彩丰富的衣裙,且从其身体机能来看还是比较健康与圆润的。而画中的死神相对来说则显得又些“弱不经风”,面色枯黄,给人一种危在旦夕的感觉。身体状况看似也不是很好,表现出一种最为“死神”不该有的消瘦。死神二字在人们眼中通常都是以恶魔的形式而存在的,但是在这幅画作中非但没有表现出令人厌恶的丑恶的一面,反而是一种死神对少女的袒护甚至是有一种温柔的情感融入其中。
关于此画的背景,传闻画中死神的原型为席勒本人,而图中的少女则是席勒的同居女友威利(Wally neuzil)。此画创作时间为1915-1916年,正是席勒与她分手,并与妻子结婚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席勒选择了后来的妻子,与威利分手。不得不与情人分离的痛苦也在此画中体现出来。
席勒作品的特点:库勒擅长将一些人世间最弱小无助迷茫的东西表达出来。运用特殊的线条走向以及不太合乎常理的构思,巧妙的表现出一种诡异的感觉。这种诡异正是其作品的经典和与众不同之处。
在线条运用方面,少女的带尖刺的裙摆,纤细的手臂环抱着死神,以及裙子上和背景中神经质的线条,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氛围。
在色彩的运用于处理方面,库勒所擅长的是深色与暖色的有机结合。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结合方式正是使其画作呈现出特点的作用之处。两种不同风格的颜色,往往能给人视觉上造成最为极致的冲击,在不知不觉中带给你一种苦闷、而又迷茫的感觉。席勒常用强烈的积极和消极的色彩进行大面积的平涂,最大限度地发挥色彩内在的张力和情感表达。以下面的画作为例,席勒在创作时比较喜欢用完全不合逻辑的色彩搭配方式处理画作的点睛之处。也正是这种强烈的视觉反差,才造成人们对画作的不同理解。每个人对一幅画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人被同一幅画作的欣赏之处的选取也是不同的。正是这种独特的作画手法,才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对其不论是视觉或是触觉都是有不小的冲击。就像《死神与少女》中,死神看似羸弱的身体之下却暗藏着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这种力量的集中表现就在其脸部。空洞的眼睛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安感。正是这种不安感,才表现出死神即将带走女子性命而传达出来的绝望
不仅仅是这幅画作,库勒的其他大部分画作都是依靠其对线条勾勒的运用及在颜料颜色分布上的调节所表现出的给人一种诡异的不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