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社科论文论文 > 社会学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研究
发布日期:2024-07-24 18:46:19

  4.分析与讨论

  4.1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分析

  从所得数据分析来看,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总分的平均数为1.98,也就是说网络偏差行为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大学生较能理智上网,但仍存在部分网络偏差行为。这与刘丽芳结论相一致[3]。问卷中五个因子的发生频率从高到低是网络过激,网络欺骗,侵害隐私,网络色情,不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大学生将网络作为一个发泄的平台,将在现实生活受到不良情绪释放到网络中。网络的使用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其认为在网上发泄情绪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失偏颇。

  在本文中发现,大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是与男女天生的差异有关,男生更具有好奇心和冒险性,网络的自由性,便捷性使得男生在这虚拟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本文发现5个因子中,男生在网络色情和侵害隐私中显著高于女生,色情文化的不良传播对男生的影响比女生要大,男生较女生而言,更具攻击性且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容易陷入网络色情中。在侵害隐私上,男生性子比较直接,可能认为这只是不小心看到,并没有对他人造成实际性的伤害,或者这并不算侵害到他人的隐私。

  张婷研究发现网络偏差行为存在独生子女差异[12],但在本文中网络偏差行为并不存在独生子女差异,该研究选择的被试中,非独生子女人数为252人,独生子女人数为120人,非独生子女人数是独生子女书的2倍多,这可能是样本选择不均导致该结果。

  网络偏差行为存在专业差异,理科生高于文科生,这与张婷的研究一致[12]。相对而言,理科生的学业压力会比文科生重,理科生较多学习任务要通过网络来完成,其接触网络的时间要比文科生多,因此可能导致其网络偏差行为的几率大于文科生。

  网络偏差行为存在年级差异,在本文中,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一学生。大一的学生刚进入校园,其精力大多放在学习上,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的活动不在拘束于学习上,课外活动变多,人际交往圈子扩大,随之面临的困扰也增多。大四面临着毕业,就业等重大抉择性问题,这使得大四的学生压力增加,因此通过网络来宣泄情绪,网络偏差行为的出现也高于其他年级。

  4.2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的分析

  罗伏生等人发现应对方式中只有退避与网络偏差行为有关[2]。但在本文中,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除了求助以外,其他因子均与网络偏差行为存在相关。本文采用的是肖计划的应对方式应对问卷,其中解决问题和求助为积极应对方式,而其它四个因子为消极应对方式。由本文数据可知,积极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与网络偏差行为存在负相关,也就是说,大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情境,那么他在使用网络时也会较多的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其网络偏差行为出现的几率就会降低。消极应对方式中的4个因子皆与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正相关,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受到的挫折等负性事件,大学生对此采取消极应对,带着此类负性事件的影响去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将这种负性情绪发泄在网络中,致使网络偏差行为的产生。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与应对方式两者的关系,将具有相关的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分别选为自变量,网络偏差行为作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解决问题对网络偏差行为存在反向预测,自责、合理化、幻想、退避对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正向预测。由此可知,可以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的选择进行合理引导,帮助他们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处理生活中的事件,进而减少网络偏差行为的发生。

  5.结论

  5.1大学生在网络偏差行为上存在性别差异,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在网络色情和侵害隐私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

  5.2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在专业上存在差异,理科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显著高于文科生。

  5.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网络偏差行为总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5个因子上除了不良信息以外其他4个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

  5.4网络偏差行为与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合理化、幻想、退避呈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呈显著负相关。

  5.5应对方式可以预测网络偏差行为。其中,解决问题对网络偏差行为为反向预测,自责、合理化、幻想、退避均对网络偏差行为存在正向预测。

 2/2     1 2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