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分析——基于对外汉语中级教材的研究
发布日期:2020-09-28 23:12:34

绪论

在每种语言的习得和学习中,对这种特定的语言所涵盖的文化内涵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而汉语的词汇不仅数目庞大,且除了具有一般的基本意义以外还伴随着复杂的联想意义。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而言,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特征、物质与精神文明等各方面的差异都有可能在两种语言之间建立起不相匹配的情况。一旦词汇的理解偏差或不能完全掌握,那么在相当程度上就会造成对异文化文本的陌生。

词汇空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阻碍。学生不能顺利地理解这些词汇的真实含义和引申意义,教师又由于翻译的困难常常模糊这些词汇的定义。所以,这类空缺词汇急需得到一定的重视,扩展相关的教学方案对这类问题进行填补。

词汇空缺现象的研究最早是从国外开始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Robert Lado)最早在他的《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提出了“词汇空缺”(Lexical Gap)的概念。七十年代初,美国人类学家霍尔(K. Hall)分析了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语言,发现其中缺少一些传统意义上的数字词和颜色词,他在研究中使用了 “vacancy”、"gap" (空缺)来表示。八十年代末,俄罗斯学者马尔科维娜等人由民族心理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不同语言及其民族环境、文化特点的差异,并且认为是否能消除空缺现象是外语研究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国内,外语界八十年代开始引入“词汇空缺”这一概念。最早的研究是从翻译的角度开始的。谭载喜先生在1980年最早提出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他认为:“词汇空缺最好不要‘直译’。翻译者可以采用‘意译’或者‘意译与直译’结合的方法,也可以附加若干文化说明[]。”随着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内的学者逐渐开始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词汇空缺现象进行研究。胡文仲(1999)认为:“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注意词的概念意义,更重要的是需要随时随地注意词的内涵意义[]。”戴莉(2008)对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偶合现象和空缺现象进行阐释[]。词汇空缺现象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探讨逐渐趋向具体化。近几年来,对外汉语学界也开始对词汇空缺现象给予更多的关注。汪灵灵(2006)针对留学生进行词汇空缺调查,提出了“预测引导法、填空补偿法及连续集中授课法”等教学方法[]。王国安、要英(2008)等学者也对汉语文化教学的推广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现有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多数学者对这一现象的认知,但大部分研究的方向仍是侧重于解决翻译过程中针对两种语言转换时遇到的困难,而针对对外汉语教学词汇的分析与建议很少。不仅如此,部分学者在教学方向的研究中,对教学对象的设定和所研究的词汇范围都比较模糊,并没有针对一个较小的范围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总结。

本研究选择了当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广泛使用的中级教材(包括《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中级汉语教程》、《汉语精读课本(二年级)》和《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中的词汇为分析的范围,主要针对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在学习汉语中级词汇时可能遇到的词汇空缺问题,对汉语中级教材中词汇空缺的表现、原因、分类进行逐一分析,最后探讨如何处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这一问题,给予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词汇空缺现象的简述

    (一)词汇空缺的定义

词汇空缺一般也被学者们称之为“文化负载词”或者“词汇空位”。 词汇空缺自从被引入学术界以来,诸多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加以诠释、描述其定义。目前,被大多数学者认可的对于词汇空缺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谭载喜(1980)最早提出了词汇空缺这一概念,他认为:“文化个性反映到词汇里,便会出现词汇空缺以及词汇冲突的现象[]。”

周玉忠(1991)认为:“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一种语言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许并没有对应或契合的词,这就是词汇空缺现象[]。”

陈喜荣(1996 )认为:“词汇空缺即负有特殊文化色彩的词和表达方式所造成的异族文化的空白[]。”

郭爱先(1998)将词汇空缺现象定义为:“词汇空缺指由于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一种语言中表示特有事物或概念的词语或语义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成分[]。”

不管以上的学者是从什么角度、如何去解释词汇空缺现象的,其本质都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它下的定义。笔者对词汇空缺现象提出一个较为简约的总结,即:词汇空缺存在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是由于环境或文化差异的影响而存在的词汇的不对等现象。

    (二)产生词汇空缺的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

语言的使用必然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是各民族社会以及生活的真实写照。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相应的地理因素所影响,而伴随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各种语言也必然会体现出相应的影响。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人们分享着空气、太阳、星月等自然万物。但我们的思维方式存在共性,所以创造出的词汇也就大多有着相同的含义。但由于特定环境的影响,每种语言的个别词汇里往往充斥着独特的地域色彩。例如,受地理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汉语特有词汇:“黄山”、“江南”、“梯田”等。

不仅如此,许多词汇的引申义受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汉语中的“东风”基本义是从东方刮来的风,古代诗词中常用作指代春风或春天。人们对于这类带来生机的词汇有着喜爱之情,因而表达其他意义时经常借助这类词汇。而英国处于西风带,报告春天信息的正是西风,在英国,“东风”就并没有类似的引申意义。

中国陆地面积辽阔,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人的生活根本离不开土地,所以汉语中人们用,例如“安土重迁”、“知根知底”、“土生土长”等词语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之情。而由于英国是岛国,航海业和渔业在经济和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产生了大量与航海和捕鱼的习语。例如,hang in the wind(在风中摇摆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比喻处在陌生的环境不自在。

以上举例当中的英汉词汇意义存在的空缺,其根本原因是由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分歧。

    2.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而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相对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在语言中得到回应。词汇是所有语言信息中最为基础的承载单位,必然也直接受到文化的影响。在这里笔者将针对两种不同语言,根据文化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词汇空缺现象,归纳为以下几类因素的差异。

(1)风俗习惯

索绪尔曾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 []。”风俗习惯是指人类在衣食住行、庆祝节日、祭祀礼仪等方面长久以来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渗入和涉及在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方面。由于每个民族的风俗不相统一,所以各民族的语言中也蕴含大量的特有的民俗词汇,这些词汇富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我国的饮食文化浓厚,古时强调“民以食为天”,当代社会见面时总以“吃了吗”作为打招呼的话。亲朋离聚,送往迎来,商业洽谈,人们都选择在饭桌上表达内心情感。再者,中国的饮食十分注重搭配,常说用“五谷”养“六脏”,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更注重“色、香、味、型”的体现。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特点是“生、冷、甜”。不过分追求精细,而是以方便快捷为主。

除了饮食文化,我们再来谈谈中国独特的婚丧嫁娶方面的习俗。汉族文化自古崇尚“赤”色,红色寓意吉祥、喜庆、热烈等义。并且在节日期间具有独特的驱除邪恶的功能。人们把结婚这样的喜事称为“红喜”,婚礼布置通常以红色为主。相反,汉文化中的丧事会用到“素”色的元素布置,使得葬礼庄严肃穆,寄托人们哀思。同时“白色”也有着保守、反动的性格,“白色恐怖”一词即指统治者运用暴力的手段,对改革势力进行摧毁行为。而在欧美,恰恰是在婚礼中才会用到“白”的元素代表爱情的纯洁无暇,反而是“红”元素(red wedding)则代表了浓厚的血腥和暴力意味。因此欧美留学生刚开始接触到这类词汇时产生困惑是常态。

节庆风俗以及娱乐活动方面也存在大量的词汇空缺。比如中国的“三节两寿”、二十四时令的名称以及“庙会”、“年画”、“压岁钱”等反映节日活动的词汇都是汉语中特有的。再如中国传统的戏剧文化也创造了“唱,念,做,打”、“行头”、“压轴”、“优伶”等汉语词汇。这些词汇伴随汉文化的发展而产生,在其他文化中完全不存在,于是在其他语言中形成了词汇的空缺。

(2)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的语言交际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不同宗教信仰人群之间的冲突也常常表现为词汇空缺。

佛教和道教在中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此产生了很多相关的词汇,例如佛教用语“刹那”、“现身说法”、“镜花水月”、“愁眉苦脸”等。还有许多人物名词也来自于这两种宗教,比如:“送子观音”、“释迦牟尼”、“妈祖”等。其中部分词汇现在也经常用到引申含义,比如用“月老”原是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红喜神,现用来指代“做媒之人”等等。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众多词汇都表明汉语文化与佛教道教密不可分。

在欧美国家中,宗教信仰更为普遍,信奉基督教的又占有较高比例,它对西方语言文化的塑造功能不言而喻。西方文化极力宣扬独立的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基督教教义自成体系,对西方国家人民的三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他们日常生活所用的话语。

所以汉语中的与宗教内容相关的词汇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

(3)价值观念

中国史上的哲学学说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儒、道、墨、法、理和杂家等众多学说。所有的哲学思想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大量的词汇应运而生,负载着特殊的文化内含,如“阴阳”、“中庸”、“无为”、“仁义”等。更大范围内看,中国哲学在广义上甚至也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封建迷信思想,由此而产生的词汇,比如“算卦”、“八字”、“风水”等,同样的,在其他语言中也是空缺词汇。

除了在中国产生的独特的哲学思想之外,中国人的等级观念与十分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的空缺现象。中国古代曾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最终深入人心。所以汉语中关于亲属称谓的词语非常丰富。汉语里表示亲属关系的有“伯伯、舅舅、姨父、姑姑、表姨”等等。而在西方国家,宗族关系并没有这样复杂,所以

英语里只用“uncle”和“aunt”两个词分别涵盖男性以及女性的亲属称谓。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凡是与家人、夫妻、亲子、亲属关系有关的观点、态度以及信念都不可动摇。汉语中也因此出现很多关于经营家庭关系的词汇,比如“其乐融融”、“天伦之乐”、“相敬如宾”等。

中国人因为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比较谦逊的性格。在与人交际时经常自我谦虚和夸赞他人,反映在词汇上产生了一系列的谦语和敬语。如古时有“鄙人”、“内人”、“犬子”等称呼,尊称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敬辞和谦辞我们已经不再当作日常用语了,但一些词汇在一些书写或者正式的场合中仍然有所运用,比如“贵姓”等词语。

    3.语言因素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自己的特色。汉语是表意文字,而英语是表音文字。汉语由于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带来了一系列词汇空缺现象,比如词汇中存在的量词、缩略语和谐音等等。

汉语中有丰富的量词,并且大部分量词的用法是约定俗成的。英语中虽然也有量词,但是数量非常少,所以汉语中大部分的量词在英语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词汇。如:“一封信”、“一捧泉水”、“一缕阳光”、“一方砚台”等等。

缩略语,指“由于共同的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或同一民族群体的默契,一些原本结构完整的词语被简化或者简略” []。比如汉语中一些带有政治色彩的缩略语有:“高校”、“立交桥”、“邮编”等,这些词语在其他语言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汇。

由于谐音导致的词汇空缺也比较常见。比如中国人喜欢数字8,不喜欢数字4,很多吉利的词语都有“八”,这都是因为8与“发”谐音,意味着发财、发达之意,而4与“死”谐音的缘故。9谐音“久”,因此被当作代表长久的数字。

除此之外,英汉语言中词汇的上下义关系不对应也是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比如英语中的“professional”一词是“doctor、accountant、lawyer、architect”等词汇的上义词,而汉语中没有这类词汇相对应的上义词,只存在“医生、会计、律师、建筑师”这些单独的词语。

    (三)词汇空缺现象的发展趋势

随着各国在各个领域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词汇空缺成为了跨文化工作人员翻译和交际上的障碍。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在不断的融合,各个国家的语言学者们也在不断研究消除词汇空缺的方式。现在人们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这种空缺词汇所表示的事物和它们的内涵意义。这些空缺词汇一旦可以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或者可以被其他词汇表示出来,那原本在目标语中属于词汇空缺的现象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使得他们理解这些词汇,并且能够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词汇空缺的消除现象尤以科技领域词汇的表现最为明显。比如“算盘”是中国古代用于计算的工具,也是古代发明创造的成就之一,对于当时的西方国家来说,“算盘”是一个空缺词汇。但是随着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算盘”的使用流入到其他国家,原本在另外一种语言环境中没有的事物存在了,这种空缺现象也就随之消失。又如在西方国家首先出现的“computer”被引进到中国,翻译成为“计算机”。随后又出现了“internet”,利用谐音的方式被翻译为“因特网”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的词汇空缺。由此看出“外来词”就是为了消除词汇空缺现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用来适应于目标语的应用的一类词汇。

所以,各民族的相对独立和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词汇空缺现象,但由于各民族不断地进行交流和融合,这种词汇空缺现象又不断被消除。因而,词汇空缺现象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从产生到消除,不断变化的。

二、对外汉语中级教材中英汉互译的空缺词汇分类

    (一)英汉词汇互译完全空缺

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存在的事物,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另一环境当中,这就导致描述这种事物的词汇不存在于另一环境的语言中,这时就产生了词汇的完全空缺现象。

笔者依据各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不同、语言结构特点的差异,将对外汉语中级教材里在英语中形成完全空缺的汉语词汇做了如下分类。由于摘取的是汉语教材的词汇,在这里只做在英语中完全空缺的汉语词汇分类。

    1.物质文化词汇空缺

此类空缺词汇多为实物名词。受到地理和人类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居住在不同区域的各个民族创造了特有的、在其他社会群体中不存在的事物,体现在语言词汇中就生成了相对应的名词。在英汉语言中,由物质文化因素影响造成的词汇完全空缺体现在衣食、生物、用品等各个方面。下表是笔者从对外汉语中级教材中归纳总结出的物质文化空缺词汇。

表1  物质文化词汇空缺

空缺词汇

分类

出自《桥梁

——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出自《中级

汉语教程》

出自《汉语

精读课本

(二年级)》

出自《博雅

汉语(中级

冲刺篇)》

饮食

北京烤鸭

黄酒、龙井

 

腊八粥、

粽子、年糕、

煎饼、油条

服装

旗袍

 

唐装、褂子、

中山装

 

动植物

 

杨桃、龙眼

 

麒麟

建筑

胡同、炕、

四合院

   

胡同

地理

长江

五岳、终南山

 

梯田

用具

二胡、箫、

琵琶、古筝

 

花轿

    2.精神文化词汇空缺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丰富的精神文化,这也导致了词汇完全空缺现象的出现,比如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等都会影响到相关词汇的生成。这种词汇的空缺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而这些词汇也正反映了各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

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的社会不断产生新的事物,描述新事物的相关词汇也随之产生并被人们认知。这些新事物、现象也可能因为先出现在一个地区,因此所产生的词汇也是该地区民族所独有的。比如当代中国的汉语新词:“土豪”、“给力”、“点赞”、“喜大普奔”等。这些词汇在英语语言中由于没有同时出现,不能及时进行统一翻译,只能用其他词汇来进行迂回的形容和描述,所以这类词汇也是完全空缺的一部分。下表是笔者从对外汉语中级教材中归纳总结出的非物质文化空缺词汇。

表2  非物质文化词汇空缺

空缺词汇

分类

出自《桥梁

——实用汉语中级教程》

出自《中级

汉语教程》

出自《汉语

精读课本

(二年级)》

出自《博雅

汉语(中级

冲刺篇)》

风俗习惯

除夕、春分

 

除夕

元宵节、

端午节

历史事件

秦始皇

宰相、

完璧归赵

西施

 

形势政策

   

文革、右派

计划生育、

户口

文学典故

红娘

 

青梅竹马、

豆蔻年华

画蛇添足

哲学思想

儒家、阴阳

孝道

 

菩萨、出家

价值观念

农奴、算卦

令堂、犬子、鄙人

求签、叫花子

算命、阴间

文体娱乐

麻将

 

太极拳、秧歌

皮影戏

    3.语言特性词汇空缺

汉语由于自身的语言特性,产生了许多语法规则,很多词汇也因此有了语法化之后的用途,这些词汇并不能运用于英语语言的语法之中,于是在英语中出现了对应的词汇空缺现象。下表是笔者从对外汉语中级教材中归纳总结出的由于汉语语言特性而产生的空缺词汇。

表3  语言特性导致的词汇空缺

 

英汉互译的空缺词汇

量词

本、张、座、条、匹、斤、些

语气词

啊、吧、啦、了、吗、嘛、呀

虚词

第、多么、那么

……

……

    (二)英汉词汇互译部分空缺

英汉词汇部分空缺指的是在英语中可以找到与汉语基本对应的词汇,但是部分语义缺失或是语义有所不同甚至语义相反。词语的意义都不是单一的,通常会有两层意义,我们把这两层含义定义为基本意义(指示意义)和内涵意义(联想意义)。基本意义即词语本身所包含的意义。而随着语言的发展,人们经常赋予词语更多的内涵意义,使其不单单停留在表面意思,而有更多的引申含义。

    1.词汇基本意义不同

基本意义也叫词汇的指示意义,或者称为概念意义。基本意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处理而做出的概括反映,是词义的核心部分”。基本意义部分空缺通常有三类情况:词语所指代的对象或范畴不同、词汇的功能意义不对等、目标语言中缺少上义词或下义词。

(1)词汇所指代的对象或范畴不同

词汇所指代的范畴不对等是指在两种语言对比中,对应词的词义范围不同或是对应词所表达的基本意义不完全一致的现象。比如英汉词汇:“人民”和“people”这两个对应词的意义不完全对等,它们所指代的范畴不完全相同。“people”用以指“所有人和全体公民”,而“人民”则指“劳动群众”、“社会基本成员”,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因此,“people”的指代范畴相对更为广泛。

(2)词汇的功能意义不对等

不同语言表达同样概念的词汇,词汇的功能意义可能不同。比如“称呼语”:在中国,人们经常会用一个人的工作身份来称呼他人,比如“张教授、王经理、李律师”等等。人们认为这样称呼可以表现出尊敬的意味,显得比较有礼貌。然而在英语中除了 “professor,doctor”是专有的称呼语之外,其他同类词语如“lawyer,manager”等没有同样的功能。

(3)目标语言中缺少上义词或下义词

“文化重点直接影响着语言词汇的多寡、特化程度和分化程度[]。”两种语言对比中常常会出现缺少上义词或下义词的现象,从而形成了词汇空缺。

例如缺少上义词的情况:在汉语中“水果”和“干果”的上义词为“果品”,而英语中则缺少与“fruit”和“dried fruit”对应的上义词;又如,英语中“strawberry”和“blueberry”统称为“berry”,而在汉语中则没有与“berry”完全对等的词。

除了缺少上义词的情况,缺少下义词的情况在英汉词汇的对比中体现的更多。比如亲属词汇在英汉语言中不对等的现象就十分典型。相比其他民族,汉语里出现了一系列称呼亲属的词汇如“伯父、叔父、姑夫、姨夫”等,在英语中只能与“uncle”一词对应。

    2.词汇内涵意义不同

事物本身的属性不存在差异,所以人类对于许多事物的认知基本相同。英汉语言中,大多数对应词汇都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意义。比如“狼(wolf)”喻指“凶暴、残忍”,“狐狸(fox)”象征着“狡猾”。但是由于地理、历史、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差异,人针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又会产生少许差异,因而体现在词汇方面就出现了词汇文化负载意义的差异。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是语义中比较深的层次,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正体现在对应词不相吻合的意义上。

(1)词汇内涵意义相反

词汇内涵意义相反也称为“词汇冲突”,即两种语言中对应词汇虽然基本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完全相反。下表摘出了对外汉语中级教材中内涵意义相反的英汉词汇。

表4  内涵意义完全不同的英汉词汇

汉语

汉语内涵意义

英语内涵意义

贬义

褒义

吉祥、守护的福兽

邪恶势力

不吉利

纯洁、幸福

喜庆

暴力、血腥

十三

好数字

不幸的数字

东风

胜利

萧瑟

(2)词汇内涵意义缺失

在英语和汉语文化中,一些词汇在某方面让人们产生了共同的联想,而在另一方面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如“玫瑰”和“rose”在英汉文化中都象征了爱情,但“rose”却用于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象征了“沉默的秘密”。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人习惯于在会议桌上方放置玫瑰花,这代表所有参与会议的人员都必须保持会议的机密性。而在中国文化中,因为玫瑰带刺的外观,人们常用它来象征“貌美却难以接近的女子”。

内涵意义缺失的另一种情况是一些词汇在一种语言中具有内涵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只是一个语言符号,根本不存在内涵意义。比如“竹子”这种植物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切关联,中国人用“竹子”来比喻人有坚定而正直的品格。而“bamboo”一词在英语里不存在内涵意义,“bamboo”是从汉语中借用来的,英国土壤并不生长竹子,因此英国人不了解竹子,“bamboo”自然也没有被赋予文化内涵。再如“醋”在汉语中除了有“调料”的基本意义之外,还有表示男女感情中“嫉妒”的内涵意义。在英语中“vinegar”没有内涵意义,只有作为“调料”的基本意义。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