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论文 > 政治
浅谈教育公平视域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以利川市团堡镇为例
发布日期:2024-07-29 09:50:37

  2.5利川市团堡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行措施

  2.5.1建立专门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

  团堡镇政府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联合学校及相关部门,排查农村留守儿童个人信息,包括出生日期、性别、民族、就学、户口登记、公民身份号码、身体状况、居住地址、寄宿情况等基本信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及监护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情况、父母务工地点、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受委托监护人基本情况、村(居)民委员会联系人;本行政区域农村户籍人口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数量3部分信息[11]。

  但是,由于相关人员的稀缺,涉及的方面众多,信息资料的收集过程复杂,信息资料整理的繁琐等,团堡镇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建阶段。

  2.5.2设置“亲情电话”

  团堡镇政府协同各个组织、单位,在全镇适当位置设置“亲情电话”,拉近农村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联系。

  问:你知道镇上设置的“亲情电话”吗?

  答:我好像听说过,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我一般都是用家里的电话和父母沟通的,但是我们基本上是一周通一次电话,并且通话时间蛮短。因为平时学习忙,没有时间,也因为长途电话费贵,负担有点重。不过真心希望相关部门能把“亲情电话”落到实处,那样我就可以经常与父母沟通了。

  2.5.3落实具体的关爱措施

  团堡镇根据其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制度了一系列具体的关爱措施,心理咨询、农村留守儿童救助等。该镇在学校、政府等地方设置心理咨询室,并聘请专门的心理医生。该镇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到有困难的农村留守儿童家里进行慰问,并给予一定的物质资助。但是成效都没有达到预期估计。

  3 利川市团堡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原因

  3.1社会整体

  从社会整体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矛盾。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19亿亩,据测算,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仅需1.5亿劳动力,而现实情况是农村人口近8亿,农村劳动力4.98亿,剩余劳动力近3.5亿[12]。面对繁华城市的吸引力和贫穷农村的推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相继进入城市。

  外出打工家庭化流动的趋势随着农村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不断扩大,也日趋明显,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却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给予照顾。根本原因在于隔离城乡的户籍制度,以及农民工子女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才能享受的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制度。因此,在城市里,农民工无法承受子女在城市学校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而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农民工和孩子又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和各地教材选用不同等问题,这些现实情况都使得一部分孩子在转学后将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催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

  问:请问您外出打工时,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去?

  答:我也很想把孩子带在身边,可是条件不允许呀。工地的环境太复杂,不适合他们,我们也没有时间去管教他们,况且那里的学校还要收借读费,我们负担不起。孩子在老家呆着,开销小,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做点农活、家务,比跟着我们好些。

  3.2学校教育

  从学校教育来看,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儿童身心的发展不相适应。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造成家庭生活的不完整,心理发展上存在需要解答的困惑与问题,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被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和同学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是由于教育模式、学校设施、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团堡镇中小学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内容对生活在新时代的农村留守儿童是非常必要的。

  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是近些年来才进入大众视野的,因此,团堡镇的8所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缺乏有效的管理对策,即使有的学校实行了实施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但也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农村留守儿童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父母和教师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社会化他人” [13],因此,没有针对特定对象制定相吻合的对策是很难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

  3.3家长自身

  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自身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打工的父母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更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而在家的父亲或母亲整日操持家务和农活,对孩子的教导也只限于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中小学生,对自身、学习、生活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长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4家庭认识

  从家庭认识来看,父母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鉴于城乡经济差距的客观存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而选择放弃土地,到城市里面去务工谋生。他们一方面希望自己的经济条件能得到相应的改善,另一方面也希望给下一代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大部分父母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舍弃后者。这种情况的出现,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与留守的循环中长大。

  3.5农村留守儿童自身

  从农村留守儿童自身来看,现实环境与儿童心理诉求之间存在差距。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自治自律能力差,并缺少家长及时的引导和正确的教育,其性格在家庭和社会的双重不利影响下极易出现缺陷。而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农村留守儿童便生活在无限制的环境中,并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同时,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产生心理障碍,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最后,极易形成其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价值观,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萌芽,扭曲价值观。诸多因素终将致使农村留守儿童被贬称为“问题儿童”,甚至走上犯罪的不归途。

  4 解决利川市团堡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4.1 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以至于他们误认为自己只要给孩子提供必需物质基础,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优劣则由教师与学校负责。父母应改变这些错误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的责任。即使父母在外打工,也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孩子的教育工作。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与子女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子女的学习近况,并说明自己的情况,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不让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应提供给子女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中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保证家庭生活的完整性。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首要问题是择好监护人。一般可以将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单亲监护、隔代监护、亲朋监护、同辈监护[14] 。监护人最好是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朋好友,这样监护人就会既不娇惯孩子,也不会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充足的学习时间。

  外出打工的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与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家长应经常与“监护人”交流、沟通,掌握子女的学习情况、思想品德和身体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外出家长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与子女沟通交流的机会,并指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增强亲子感情。

  4.2发挥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

  学校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制定帮扶方案,建立专门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并由学校统一部署管理,落实对贫困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扶与资助政策,并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考评范围。

  学校应制定并践行专门的措施来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内外言行,并将之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之中等。如团堡镇初级中学的部分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学生与父母取得联系;对于一些农村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及时处理,耐心地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农村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并共同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学校和教师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鼓励和帮助。针对内心孤僻、性格内向的且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他们的同时应该把爱放在中心位置,爱是教育的前提。在心理上,学校和教师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学校和教师要耐心指导、多予支持;在交往上,学校和教师应鼓励支持,合作协调,让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中,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减少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他们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4.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团堡镇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改革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改进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和法规。

  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在纵向上自上而下的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责任机制,并在横向上对各方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搭建平台,团堡镇政府应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格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非政府组织和群团组织在社会事务中的地位,形成整体功能。

  统筹经费保障机制,团堡镇政府要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必要的经费投入,同时要出台激励政策,营造有公信力的慈善环境,提供简便易行的模式流程,有效拓展经费渠道,吸引更多企业和公益组织参与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行动中来。

  针对调查中部分学校校长和老师提出的不知道如何让进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问题,团堡镇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已经证明有效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推广,并规范相关的工作流程及模式。

  4.4 发挥社会各界的重要力量

  团堡镇各级团组织应积极探索由共青团统筹、团属组织联动、青年社会组织合作的工作体系,注重承接政府相关职能的转移和运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以专业化手段主动承接政府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的各项事宜。

  团堡镇妇联应利用自身优势,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纳入妇女儿童工作的整体框架中,重点突出家庭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对代管家长、大学生志愿者等进行有效的培训,并建立帮扶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关爱行动制度化、长期化。

  着力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中的作用。建设一支数量庞大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并注重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服务。

  5展望

  解决团堡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从根本上破解阻碍该问题的各种困境,真正地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切实践行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通过团堡镇这个特例,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价值与意义,也根据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和特点,解决该问题的现行措施及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根本力量,筑建牢固的道德教育基础;二是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中坚力量,抓住关键的育人环节;三是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四是发挥社会各界的重要力量,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现阶段,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针对这种现象,我国相关机关应切实承担自己的责任,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认真落实我国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而奋斗。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现实问题,并且它将会在我国新型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长期存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和谐。家庭、学校、国家和社会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合作,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齐抓共管,真正做到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1] 苏婷,呼唤心灵的家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掠影[N],中国教育报,2006-11-29

  [2]吴晶晶、王娅妮,一代人的“别样童年”:农村留守儿童达2000万[N],新华每日电讯,2006-10-23

  [3] 《人口研究》编辑部,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J],人口与发展论坛《人口研究》,2005年7月第四期第29卷:44

  [4]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总第157期)

  [5] 施雨岑,我国将摸清农村留守儿童底数[N],广州日报,2016-03-30 (第三版)

  [6] 荆楚网(武汉),黄磊:高招“新政”凸显教育公平[EB/OL],2015-04-10,http://news.163.com/15/0410/18/AMS1BB4Q00014AEE.html

  [7] 陈朝晖、彭玲艺,教育公平视野下湖南省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2):28-30

  [8] 王智超,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83-85

  [9] 蒋国河、孙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反思[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6):13-15

  [10] 方亮、刘银,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成效与困境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6-38

  [11] 王亦君,我国首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3月底开始[N], 中国青年报 ,2016-03-30(第三版)

  [12] 丁元竹等,分配是民生之源[J],群言,2007(8)

  [13] 张丽华,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14]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3):56-58

 3/3     1 2 3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