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于永正老师朗读教学思想探析
发布日期:2024-08-13 14:22:18

  一、于永正的朗读教学思想

  于永正,国家特级教师,曾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等,发表过百余篇论文。他上过最经典的课有《燕子》、《草》等,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领域均有建树。他是江苏省继斯霞、李吉林之后涌现的又一位具有可贵探索精神和鲜明教学个性的特级教师,也是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第一位名师。

  柳斌先生为于永正题词:“敬业情怀远,育人智慧多”,潘自由先生称于永正老师是“谱写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崭新一页的引领人”。近些年来,于永正老师走遍大江南北,讲课讲学,给小学语文教育界刮起了阵阵清风,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健康进行。于永正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就是:“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

  (一)熟读,意文兼得

  “不把课文读熟不开讲”这是于永正老师阅读教学的一个信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手段。可惜,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有些人没有把这一目标落实好,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用来讲解,用来做泯灭学生天性、灵性的练习册、练习卷了。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不仅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即得“意”了,而且也得“文”了,因为有专家说,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课文的规范语言就基本属于他了。是呀,能读到“其言皆出吾口”的程度,能不属于他吗?当然能熟读成诵更好,“成诵”了,语言自然更属于他了。事实上,学生读多了,自能成诵。

  (二)注重过程,引导品味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这是于永正老师在自己的语文教学观中总结的一句话。其实在朗读教学中,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朗读中掌握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于永正老师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于永正老师抓住了“重担”这个词。在这时于老师引导:“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于老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于老师指着板书“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

  (三)引导感悟,读出亮点

  不少语文教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老师们都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但在于永正老师看来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是在朗读上,在老师的引导上,老师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这就是亮点所在。

  (四)文本细读,读出语文味

  细读的前提是多读,教材必须反复读,只读一遍两遍是不会有什么感觉的。而朗读是进入文本不可缺少的一环。朗读是赋予作品以生命,是激活文字,所以它有助于理解。默读时,课文中有些体会不出的东西,一朗读就感受到了,体会出来了,尤其是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果读得声情并茂,更能深刻地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

  例如于永正老师在朗读《秋天的怀念》时,读到母亲说的:“你要是愿意,就明天?”他的心为之一动!捧着书本,反复地朗读这句话。读着读着,感觉出来了:母亲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说,而是用问的语气?一个小小的问号告诉了我们多少东西啊!母亲在有病的儿子面前,真是小心翼翼呀!生怕哪句话没说好,惹儿子发脾气。在朗读时,就连母亲的表情都出现在了眼前,这个问号回答了母爱是什么——是平等,是商量,是小心翼翼呀!朗读有时能使我们理解得更多。朗读人物对话不容易,但一旦把它读好了,语言背后的东西就呈现在眼前了,这时候,就有把握走进课堂了。所以说,更多的语文味儿是在文本中,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二、于永正朗读教学的特色

  于老师无论教什么课文,读是贯串始终的,尽管于老师上的课千变万化,尽管每节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以读为本”。

  (一)关注朗读

  仔细聆听于永正老师的课会发现学生的朗读的次数特别多,这种高频率使得学生读的特别到位,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尤其是朗读。对于初学语文的小学生来说,朗读是理解书面言语的必要手段,所以于老师特别重视朗读。 于永正老师在朗读教学中做的非常好,他认为朗读是活的,要跃出纸外,赋予作品以生命,尤其是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如果读得声情并茂,更能深刻地通过人物语言感受人物的内心。

  《全神贯注》第4自然段的朗读教学。

  (师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生读茨威格的话时,声音很大;罗丹抱歉的话也读得不够好)

  师:罗丹与茨威格离得很远吗?

  生:不远(虽然一个门内,一个外,但毕竟离得不远。)

  师:既然这样。应该怎样读茨威格的话?罗丹猛想起他的朋友后是怎样抱歉地的说?请你们再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好好体会一下人物的感情,琢磨一下两人的话该怎样读。

  (生边读边想象体会。读好后,师还请这名学生读。生如临其境,读得惟妙惟肖,但将“哎哟”读错)

  师:什么“哟”?看拼音,不要看我的脸。

  (生重读,读正确了)

  师:掌声鼓励。

  (生鼓掌)

  当学生朗读效果不理想时多数老师可能会让他坐下,然后再指名读,不行,再指名读,弄得学生不明白,晕头转向。而于老师却能根据文章特点.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好好体会一下人物的感情,琢磨一下:两人的话该怎样读。”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再指名读时,读得既有声又有色,又分寸适当,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其情其境。

  (二)关注朗读的个别指导,肯在课堂上花时间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的有效手段。在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始终是重点戏,观于老师的《翠鸟》课堂实录,令我感受颇深的是于老师的朗读指导在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落到实处。在指导学生读出老渔翁的年纪时,老师指名读,并在每名学生读完后,给予有趣的指导“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啊呀,一眨眼的功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等等,可见,老师在边读边品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不是只教学生读出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体会文字背后的东西。从看似平淡的课文里品出“味”来,那就是一种浓浓的“语文味”。

  (三)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能力从何而来?只能从在老师引导下所经历的朗读过程中来。引导学生朗读。由正确流利地读,到仔细的品味地读,再到引发学生感悟理解的读。真正做到了把书“煮”烂了给学生,最终“点燃了”学生心中感悟的“火焰”。

  于永正老师《再见了,亲人》中的第1自然段朗读指导就是一个典型的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的例子,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于老师敏锐地观察,并结合自身的感受,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示范和点拨,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朗读基调把握不准时,于老师没有生硬地指导,机械地说教,而是通过游戏般的动作、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读书方法,再加上亲切的微笑、殷切的期待,给学生以生动而深刻的心理暗示,使学生领悟朗读的要领,这时的朗读就成为一种乐趣,很自然地植入学生的心田。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清,学生明白哪一句要怎读,为什要这样读?老师心里明白,才能让学生明白。于老师适当的讲解,适时的示范,巧妙的点拨使学生恍然大悟,学生的朗读兴趣大增,朗读效果明显提高。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