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经管论文论文 > 财政类
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日期:2024-07-23 21:14:52

  一、国内外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现状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的资料有很多。在威廉·配第的启发下,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采用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通过搜集研究20多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力投入时间与总产出数据,揭示出了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与结构变动的之间的内在关系,得出了以下结论: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会先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再流向第三产业。英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深刻揭示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内在关系,他坚信:“如果不去理解和衡量生产结构中的变化,经济增长是难以理解的”。霍斯·钱纳里在库兹涅茨的研究基础上,对更多的信息进行了处理。他认为,一个沿着更加现代化的增长模式演进的经济增长的普遍模式的存在,与产业体系的某种世界范围内趋同的要素相关,这些要素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结构的改变、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与劳动力增长速度差异等等。

  国内有吴江、张海涛、黄毓哲等学者都采用相关分析、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弹性系数、回归方程、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二者进行定量分析。他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大部分以偏远山区地区或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为对象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但对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的相关文献却是为数不多的。那么本文则是主要是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系数来进行研究。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结构在本文中是指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就业结构即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本文中的就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河南省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促进,共同调节和制约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带动劳动力的转移,从而引起就业结构的改变,众所周知,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下,总要与一定的劳动力结构要与之相匹配,才能达到劳动力的效益最大化,这也是经济合理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①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越高,劳动者的就业规模就会越大,相反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越低,就业规模越小;②产业结构也影响了劳动者的就业数量,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在相应产业上工作的人数也会发生变化;③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不仅吸纳了就业同时还带来了结构性失业,这些结构性失业都是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阻碍造成的;④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产业对劳动者的要求不同,劳动者要想转移到新的产业中,就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①就业结构的调整是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内容;②就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1993年以来,河南与全国一样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生产总值由166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32156亿元,与此同时,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1993~2013年20年间河南省总的GDP和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的到表1,图1是根据表1的原始数据得出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由图1可以看出:1993~2013年间,河南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在微小的变化下,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由24.72%降至12.62%,降幅为12.1个百分点。1993年至1994年降低了0.06个百分点,从1994年开始到1996结束,三年内,第一产业占总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上升,由24.66%上升到25.80%,涨幅为1.14个百分点;1996年至2003年期间,第一产业的比重每年都有下降,7年内总降幅为8.35个百分点;2003年之后,第一产业的比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013年降低到12.62%。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相对复杂,与第一产业相比变动较大,从整体上看,由46.03%上升至55.38%,上升了9.35个百分点,由图1可以看出,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之后一直上升的变动趋势:1993~2000年第二产业的比重在调整中变化不大,由46.03%变为45.40%,2001年以后开始稳步上升并且在2011年达到最大值57.28%,由表1也可以得到2005年之前,第二产业的比重均在50%以下。同时,与第三产业比重折线相比,预测2013年后第二产业占总GDP的比重有下降的趋势。

  与第一、二的产业比重相比,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幅度最小,由29.25%升至32.00%,上升了2.75个百分点。且在图1中可以看出:2013年之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在2003年达到最高,其最高值为34.35%。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是三次产业中最高的。1993年以来,第一、三产业产值比重总体上相差不大,从图1中得到:在1996~2003年期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现出相反的趋势,第一产业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稳步上升;从整体上看,近20年间里,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一直呈现出“二三一”格局。由此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也正逐步向着合理化方向演变,不过与理想“三二一”状况,还存在着较远的距离,说明我省的产业结构还存在着很大提升空间。

  表1河南省1993~2014年产业增加值及产业结构表

   

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亿元)

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

年限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3

1660

410

764

486

24.72

46.03

29.25

1994

2217

547

1059

611

24.66

47.77

27.57

1995

2988

763

1395

830

25.53

46.68

27.79

1996

3635

938

1678

1019

25.80

46.16

28.05

1997

4041

1009

1861

1171

24.96

46.06

28.98

1998

4308

1071

1938

1299

24.87

44.98

30.15

1999

4518

1123

1981

1414

24.86

43.85

31.29

2000

5053

1162

2294

1597

22.99

45.40

31.61

2001

5533

1234

2510

1788

22.31

45.37

32.32

2002

6035

1288

2769

1978

21.35

45.87

32.78

2003

6868

1199

3310

2359

17.45

48.20

34.35

2004

8554

1649

4182

2722

19.28

48.89

31.83

2005

10587

1892

5514

3181

17.87

52.08

30.05

2006

12363

1917

6725

3721

15.50

54.39

30.10

2007

15012

2218

8283

4512

14.77

55.17

30.05

2008

18019

2659

10260

5100

14.76

56.94

28.30

2009

19480

2769

11011

5701

14.21

56.52

29.26

2010

23092

3258

13226

6608

14.11

57.28

28.62

2011

26931

3512

15427

7992

13.04

57.28

29.67

2012

29599

3770

16672

9158

12.74

56.33

30.94

2013

32156

4059

17807

10290

12.62

55.38

32.00

  资料来源:1993~2010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3年的数据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

  图1河南省1993~2013年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

  (三)河南省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就业问题是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只有人民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质量才会提高,从而就会降低社会的犯罪率,合理的解决就业问题,不仅会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就业问题,通过经济的快速增长拉动就业的快速增长,提高就业弹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和应对我省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总的就业人数从数量和规模上都发生了变化。表2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统计年鉴中按产业分就业人数得到的数据编制而成,由表2 的数据得到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变化趋势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1993~2013年,总的就业人数增加了1987万

年限

就业人员(万人)

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万人)

三次产业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3

 

4400

 

2910

808

682

66.14

18.36

15.50

 

1994

 

4448

 

2865

864

719

64.41

19.42

16.16

 

1995

 

4509

 

2814

929

766

62.41

20.60

16.99

 

1996

 

4638

 

2822

988

828

60.85

21.30

17.85

 

1997

 

4820

 

2909

1011

900

60.35

20.98

18.67

 

1998

 

5000

 

2947

962

1091

58.94

19.24

21.82

 

1999

 

5205

 

3305

913

987

63.50

17.54

18.96

 

2000

 

5571

 

3569

977

1025

64.06

17.54

18.40

 

2001

 

5517

 

3483

997

1037

63.13

18.07

18.80

 

2002

 

5522

 

3398

1038

1086

61.54

18.80

19.67

 

2003

 

5536

 

3332

1084

1120

60.19

19.58

20.23

 

2004

 

5588

 

3246

1142

1200

58.09

20.44

21.47

 

2005

 

5663

 

3139

1252

1272

55.43

22.11

22.46

 

2006

 

5719

 

3050

1351

1318

53.33

23.62

23.05

 

2007

 

5773

 

2920

1487

1366

50.58

25.76

23.66

 

2008

 

5835

 

2847

1564

1424

48.79

26.80

24.40

 

2009

 

5949

 

2765

1675

1509

46.48

28.16

25.37

 

2010

 

6042

 

2712

1753

1577

44.89

29.01

26.10

 

2011

 

6198

 

2670

1853

1675

43.10

29.90

27.00

 

2012

 

6288

 

2628

1919

1740

41.80

30.50

27.70

 

2013

 

6387

 

2563

2035

1789

40.10

31.90

28.00

 

  表2河南省1993—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及其就业比重表

  资料来源:1993~2010年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4年的数据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

  图2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变化趋势图

  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66.14%下降到40.10%,降幅为26.04个百分点,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相比,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虽然总体上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是所占比重一直最大,说明了:第一产业对就业的吸纳程度很高,尽管就业人数有所减少,但是第一产业仍然是吸纳我省就业的中坚力量,同时也说明了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空间还很大。

  从图2中得到:1、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变化类似,都呈现上升趋势:20年的时间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上升了13.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升幅为12.5个百分点。2、1998年以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一直大于第三产业,1998-2006年期间,两者比重相当,2006年后,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均在第二产业之上。

  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幅度较大,而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变动幅度较小,并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是三产业中最高的。

  三、河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

  通过对河南省1993~2013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就业结构和就业规模的相应调整,但是,与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和速度相比,就业结构的变化方向总晚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改变速度也比产业结构缓慢。为了准确的反映我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以下采用结构偏离系数这个指标来分析二者的关联程度。

  (一)结构偏离度分析的概念原理

  结构偏离度分析是建立在结构偏离度指标上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指标反映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的合理程度,也是指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一1.

  如果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对称,表明两者有偏离:结构偏离度大于零,说明产值构成比重大于就业构成比重,该产业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偏离度为负数,表明产值构成比重小于就业构成比重,该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已饱和,说明该产业存在大量被转移出该行业的剩余劳动力;结构偏离系数绝对值越接近于零,则表明产值构成比重与就业构成比重差距越小,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越均衡,反之,两者差距越大,则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对称程度越高。

 1/2    1 2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