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论江西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活用
发布日期:2024-11-21 11:41:47

  1.引言

  民俗特色旅游是一种基于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之外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打破常规传统旅游形式,拥有新意、奇特、舒心、的特点,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也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产品。

  江西省自古以来就拥有的富饶的土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山水、优良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而江西大部分的旅游都被冠以人文、山水、还有红色革命的等称号,这些统称为特色。所以江西省发展特色旅游是对未来十分有益也是必然的趋势。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极大的冲击与挑战,旅游业更是首当其冲。单纯的自然旅游资源与文化古迹已经满足不了新一代旅游消费这的需求,开发新型的旅游资源已经提到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上来了。民俗旅游资源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起来了。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断提高。常见的自然山水风光,名胜古迹之类的旅游资源已经不再满足旅游者了。他们追寻的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体验,对当地不同风俗的兴趣点更高。刚刚兴起的民俗旅游正是满足了当代旅游者的这一需求。

  2.民俗旅游的概况

  2.1民俗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2.1.1民俗的含义

  民俗一词是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他将“folk”(民众、民间)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了一个新词,即民间风俗。它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

  它同时也是贴近人们的生活一种文化,比如,劳动时有劳动生产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乡村之间与乡民之间的约束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比如,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家中小孩,打碎了碗,要说“碎碎平安”,以免惊坏小孩。在空间上,它是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扩展——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不然为什么过小年时北方是农历二十三而南方却推迟了一天?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2.1.2民俗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民俗都是一种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性质,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民俗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民俗是集体语言、心态、行为的模式,而不是个人,单一的。比如春节,整个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还可根据节气来区分年月日和气候和农作物的情况,比如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展性,前者是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统的连续性,后者是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

  三、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基础的不同,民俗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但是还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民俗文化也不会失去传承的思想基础。

  四、民俗的类型性,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类型,某些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是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

  2.2民俗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民俗文化作为地方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旅游,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民俗是大民族一种特殊的文化,它使旅游丰富化,增加了旅游的内涵。一般来说,旅游业包括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而民俗文化涵盖了每个地区、民族居民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民俗文化使旅游生动化。因为民俗文化拉近了与游客的距离,民俗文化具有群众性、异质性、无政治倾向等特征,与旅游的大众化趋势,与游客的求异心理吻合。民俗涉及每个地区和民族自己的独特方式、风尚习俗和风土人情等,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而且民俗能满足游客求新、异、乐的心理需求、因此开展民俗旅游有助于推向旅游深层次发展,民俗文化对旅游起着促进作用走向深度旅游。

  3.丰富多彩的江西民俗旅游资源

  3.1江西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

  江西历史悠久,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区位优势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由于旅游的迅速发展,民俗旅游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根据江西民俗旅游资源存在的形态,和表现方式,可把江西民俗旅游资源归纳为以下三大类型。

  第一类 ,物质民俗旅游资源。 这一类型民俗旅游资源又分为两个亚类: 1. 生产民俗 , 包括采集民俗、狩猎民俗、畜牧民俗、农耕民俗等; 2. 消费民俗 ,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等。

  第二类 ,社会民俗旅游资源。 这一类型民俗旅游资源亦可分为五个亚类 1. 村落民俗 ,包括集市民俗、乡规民俗、村社民俗等;2. 礼仪民俗 , 包括成年礼俗、婚嫁礼俗、 寿诞礼俗、丧葬礼俗等;3. 节日民俗 ,包括传统节日、公历节日、宗教节日、二十四节气等。4地方风情民俗,比如景德镇瓷俗、樟树药俗、鄱阳湖渔俗、婺源茶俗等。

  第三类 ,精神民俗旅游资源。 这一类型民俗旅游资源也可以分为三个亚类: 1. 语言民俗 ,包括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诗、谚语、民间小戏等; 2. 民间艺术民俗 ,包括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舞蹈等;比如手工艺,新余的夏绣、南昌的宣纸绣、瑞昌的剪纸、安远采茶戏等。 3. 民间游戏娱乐民俗 ,包括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竞技、民间杂艺等。比如江西傩舞、永新盾牌舞、江西灯彩等民间表演习俗。

  3.2江西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具有“新”、“美”、“土”、“俗”、 “野”、“乐特点,比如钓鱼、季节性采摘、耕种、射箭、烧烤、傩舞等形式表现,让人拥有新鲜感和自身的投入得到的一种乐趣,让人流连忘返。比起传统旅游更具有特色,对开拓发展旅游业又是一条新的道路。这无论是在内容上亦在形式上都具有民族性、地方性、文化性和参与性的特点,这就充分满足了旅游者寻求异域情趣的需求,使旅游者能够获得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

  民俗旅游资源都在民俗事象的表层之下,无论是通过物质形式表现的 ,还是社会形式表现 ,或是心理表现形式的 , 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色彩 ,只有把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其特点了解透彻,我们才能揭示它的真面目,并将江西的民俗旅游发扬光大。

  江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4.1 江西民俗旅游的资源的优势

  4.1.1社会大坏境

  中国的古老东方文化、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已逐渐的成为旅游行列的新潮儿,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驻足,在普通的旅游体验中,旅行者都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如图1):“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的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 达56.7%”。其他则是17.3%(《我国应加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阿迎萍《廊坊师范学院》- 2008)。

  图1

  (数据来源《我国应加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阿迎萍《廊坊师范学院》- 2008)

  正如著名的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所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才是第一观光胜地”。我们也可以看下近五年来江西旅游发展的速度(如图1,图2),2010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0819.17万人次,同比增长15.10%;旅游总收入818.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2% 。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达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7.8%,增幅位居全国首位;旅游总收入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5.15%,增幅居全国第四。2012年江西省接待国总人数2034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3%;国内旅游收入1372.0亿元,增长27.1%。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6.2万人次,增长15.0%;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增长16.8%。2013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25009.83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189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8%。2014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31306.15万人次,同比增长25.18%;旅游总收入2649.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75%。到2015年,我省旅游业持续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3637.7亿元,比上年增长37.3%;接待游游总人数3856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2%。

  图1

  (数据来源《2010-2015年江西省入境旅游统计情况_百度文库》 )

图2

  (数据来源《2010-2015年江西省入境旅游统计情况_百度文库》)从这图2,图3中,明显的可看出,江西省接待入境游客总量和总收入在近五年内迅速增长,这说明在旅游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支柱。我国民俗旅游现已成为国内游客旅游关注热点,其原因是,在欣赏自然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外,游客们也会积极参与到各种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之中。总的来说,在江西民俗资源厚实的基础下,我省民俗旅游在国内、外市场,拥有比较可观、稳定的行情。在这大好的环境下,只有不断开展民俗旅游,才能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只有发展民俗旅游,才能促进江西旅游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