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经管论文论文 > 经济学
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发布日期:2020-09-30 10:01:19

第一章 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孕育萌生了一种有别于公有制经济的经济形势,即“民营经济”或者叫做非工业经济。这个阶段个体经营者刚刚起步,依靠朋友融资或是参与家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从小厂慢慢变大,发展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由开始的几十万销售额,上升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

江苏中小型民营企业众多,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贡献,探讨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循着技术创新、科学管理、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角度来寻求如何提升江苏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小企业向国际化发展。更重要的是探讨江苏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制约其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对江苏省的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1.2研究目的

现如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现如今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对不同国家的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是自主创新的开拓者和实践者。所以,鼓励中小型民营企业认识、了解、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对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增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水平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第二章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相关理论

2.1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概念

纵观世界,不同国家对这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定义有多种,但是有两点还是相同的,一个是从量的角度,一个是从质的角度,来定义中小型民营企业。

量主要包括企业劳动人员数、企业固定资产和企业收入。

企业劳动人员数,非常清晰可观,一般指的是企业所有的全职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35小时),非全职人员要折算成全职人员。但是,有一些企业的拥有者或是家族企业中的家人是不包括在企业劳动人员数中的。随着中小型企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会把这种企业作为就业的首选,甚至是有的国家,还把这种行为当做是增加就业的重要途径。用雇佣人数的多少来判定企业的规模,普遍被许多国家接纳,但是由于不同产业,不同的企业性质导致接收的人数大有不同,所以很难区分,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区分,部分国家以制造业为区分的标准,制造业是国家的龙头产业,故对企业规模的划分人员以制造业劳动人员数标准为统计依据。

企业固定资产,一部分能够反映出企业最初建立时的规模,也能反映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具备生存的条件,与劳动人数相比,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是很难被衡量的。特别是在我们国家,以社会主义市场为主,与发展资本市场的国家而言,判断企业规模以企业的固定资产为由,难度很大。

企业收入反映出企业成长的一个变化,包括企业的销售收入和服务的收入。与企业的固定资产相比较,以经营收入为由,会因为部分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判断企业的规模难度加大,包括人为因素和其他隐藏性因素。更何况产业的不同,所带来的收入也是千差万别的,更使得这一判断标准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对于社会制度比较健全,市场稳定的国家而言,采用这一标准比较容易被接纳。

性的判断标准,是从经营企业经营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其核心因素为:独立自主或是占有较小的市场份额,这也是性定义的一个本质特征。从这种判断方式,可以看出企业内部是否具有生命力,能不能稳定长期的生存下去,从长远角度去剖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另外,由于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加快市场的发展,弥补市场缺陷,促进公平竞争,政府就不得不采取扶持政策,通过一系列的补偿措施或是降低要求,让这些中小型企业能够在市场中得以生存与发展。当然,这种衡量标准是具有一定的相对性的。为了让政府的决策更有说服力和灵活性,许多国家已不满足一种判断标准,而是将两种判断标准结合起来,事实证明,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规范化,普遍出现了多种企业形式的结合,而这两种的结合,对更多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大大的提升了市场的地位,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国家还是愿意将两种定义方式结合在一起。

2.2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性

近几年以来,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占据领先地位。江苏中小民营企业拉动了江苏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分析江苏省的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找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方法,为江苏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也能解决现在就业难的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过往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以此为基础,根据江苏省民营企业目前参与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提出与之相关的对策,采取量和性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民营企业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

2.3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外贸环境

2007年以来,国际间进出口频繁,对民营企业构成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江苏省民营出口经济。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江苏省民营企业出口速度开始变缓。其中,国外的需求相比之前逐渐缩减,经营风险的加大和成本的上升等多种原因构成了现阶段江苏省中小型民营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然而幸运的是来自政府的支持和企业本身产业供应链完善,为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优势。其实,从古至今,供求关系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的经济发展一度陷入低迷,不仅危害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导致国内外的需求一步步的减少。国外需求减少,直接的后果是导致订单锐减,市场竞争加剧,贸易条件不但恶化,对江苏省民营企业而言,是迄今为止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经营困难或是经营不善倒闭等诸多原因,导致在出口时,企业的账款管理不能及时的得到收复,出口的风险也会加大。而对于供给方面, 08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跌差距大,国内出口退税、信贷等政策变化频繁,给企业出口现金、存货管理等环节带来难度,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土地价格、劳动人员的工资以及其他费用的上升,人民币升值,国际出口的运费和保费的上升,致使部分出口企业能赚取的利润降低,甚至毫无利润可言,企业经营进入了黑色时期。由于利润的下降,企业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增强,致使企业在向银行融资时,银行以企业信用评价不佳为由,降低出口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有的企业为了避免或是降低风险,将大的订单分散下去,形成一个个小的订单,长期订单转化成短期订单,有的甚至不接单,来规避风险。还有的民营企业,为了降低出口带来低收益的影响,将发展方向转向房地产、股票等收益率较高的资本市场。江苏省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的外来企业,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和条件,那就是产业配套齐全和良好的服务,同时这两点也为江苏省民营企业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优势。首先,在产业配套方面,根据供应链理论,完整的产业配套能力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 而江苏省的产业配套在众多的产业中独占头筹,有很多跨国公司和电子类的产业都选择江苏省作为自己的产业集聚地,尤其是电子类产业,其次,随着政府对企业扶持力度的加大,对包括民营企业的企业服务和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的提升,各级政府对民营出口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关注。早在2004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提升民营企业发展能力的一系列政策,为发展和服务民营经济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和措施,对江苏省民营企业在世界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现在的发展情况而言,加大出口是现阶段江苏省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动力,但是,如果一度的依赖外资企业的出口,不重视本地民营企业的出口,在以后的发展中会呈现出出口主体单一和本地民营企业被动的发展等一系列的缺陷,存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等风险。所以保持民营出口企业快速增长是平衡江苏省经济发展,规避外资企业出口下滑的必然选择。尽管,这些民营企业的规模较小,而且承受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但是,依然没有阻止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市场竞争力、企业制度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完善的产业链,政府大力度的扶持和企业自身的能力,促进了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面对优劣并存的发展环境,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实力的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具备完善产业链和政府扶持优势的同时,发挥自身的经验优势,不断提升国际销售能力和市场的融资能力,努力实现自身的科技进步和经营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江苏省出口主体结构的优化和均衡。

 

第三章  江苏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江苏中小型民营企业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虽然在过去几年内,外贸出口一直是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形势的不断发展,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慢慢的慢慢地显露出来,另一方面,为了让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形势,必须更好的提升我省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竞争力分析,走出国门,更好的推动江苏经济的发展。

3.1江苏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现状

3.1.1区域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

苏南一直是全省发展的重心,许多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特别是像南京,苏州,无锡,苏锡常这一区域是民营企业选址的主要地段,2016年,全省私营企业数达344万户,注册资本42146亿元。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江苏省民营企业注册资金的巨大差异,苏南地区的民营企业注册资金远高于苏北。据统计,苏州全市光企业的注册资金就相当于江苏省除苏州以外的注册资金总和,数据非常庞大。如表3.1所示,从地区分布看,全省百强民营企业(集团)主要集聚在苏南、苏中——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江地区,而我省的中小出口企业对于沿江地区的集中度更是尤为明显,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表3.1  2013年—2016年江苏百强民营企业地区分布情况表

单位:个

城市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苏州

17

16

16

16

无锡

18

17

18

18

常州

17

13

14

13

镇江

5

5

4

5

扬州

5

3

2

3

南京

15

12

15

13

泰州

4

5

4

4

南通

17

18

16

17

盐城

0

1

2

1

淮安

0

0

0

0

宿迁

0

0

0

0

徐州

5

6

5

6

连云港

3

4

5

4

3.1.2行业分布比较单一

目前,全省绝大部分的投资领域均对民营企业开放,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行业民营企业根本进不去,高要求是阻碍民营企业进入的直接原因,例如一些高收益的行业,特别是当发生利益相互冲突的时候,迫于企业的地位,民营企业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目前,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民营企业集中最多的行业,有70.7%的民营经济产值来源于这些行业。每一个民营企业家都挤在这些行业中,势必会使这些行业增加竞争加大,使这种行业在市场中趋于一种饱和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如表3.2所示从行业分布看,全省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竞争比较激烈,比较优势相对明显的传统型产业以及一些重化行业,如机械行业、石化、冶金、纺织服装企业等,尤其以产值较少的制造业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选择.

表3.2  江苏省中小民营企业行业分布情况表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行业

企业数

(家)

比重企业数

(家)

企业数

(家)

比重企业数(家)

企业数

(家)

比重企业数(家)

制造业

56

56%

61

61%

59

59%

地产建筑

34

34%

23

23%

31

31%

批发零售

10

10%

16

16%

10

10%

3.1.3产业集聚度不够结构性矛盾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普遍存在多数企业集群的问题,特别是在浙江、广东、福建等众多省份都存在这种现象。尤其以江苏省为代表,企业集聚现象相对突出,主要是因为全省以具备规模的企业偏少,缺少带头作用,企业集聚力缺乏。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少的民营企业还是选择高消耗,低产值的行业,由于专业化、协作化水平不高,导致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发展能力低下,且产品的性能不高,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3.1.4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总量不断壮大

近年来,江苏省中小型民营经济以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主要发现方向,以增强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和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为主要目标。全省各地围绕统一前进目标,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全省民营经济综合指标的全面提升。2015年,江苏中小型民营企业实现经济产值30221亿元,同比增长10.5%。经济总量已超过全省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民营中小企业的经济产值占据GDP的比重达到52.6%,对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1.5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技术含量逐步提升

目前,全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大部分已渗入到国民经济产业,由曾经的以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和传统的加工制作业,向一些高领域和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渐趋合理。截止2015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01046家,同比增长19.8%,实现收入72812亿元。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约占全省企业研发投入的2/3.2015年民营企业上缴税金占全部税收比重近60%,已成为江苏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提升,社会效益显著。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2791.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5%.截止2015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拥有有效专利数40万件。

3.1.6社会贡献率逐年提高且经济影响力迅速扩大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助推力量,解决了城乡居民就业的一个难题。2015年,全省私营企业数量达164.57万户,连续几年位于全国第一;个体工商户为365.27万户.

3.2江苏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力优势及分析

3.2.1地理环境优越

江苏地处中国东部沿海,紧邻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中心的上海。同时,江苏也是沿海、沿江、新欧亚大陆桥等人口、经济密集带的结合部及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结合部。

江苏民营中小型企业依靠长江流域的经济条件,众所周知,长江流域是中国消费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条件好,这就为江苏民营中小型企业发展提供了广大的国内市场。而且上海作为国际中心城市,在自身的发展的同时,也会进一步的辐射江苏经济的发展,带动江苏企业“走出去”发展,推动国际市场的发展。另外,在海运方面,江苏省拥有南京港,常熟港等自己的港口,为货物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在空运方面,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还有利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等为节点的发达航空运输系统;境内运力强大的铁路网成为周边省份和中远程游客进入江苏省的主要通道;已经形成网络化的高速公路体系,过江通道建设进一步加快。

3.2.2科研优势

目前,虽然江苏现在仍然以制造业为主要发展行业,但是近几年来,江苏省不断的引进国外技术,在科研领域耗资巨大,从而促进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江苏中小型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江苏是人才大省,高校众多,比较重视和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注重发展人才战略,为江苏制造业和“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江苏省的中小型企业相对于其他省份的企业来说,在科研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社会研发投入1985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1万家,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84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10.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1.5%。

3.2.3政府大力扶持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苏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走出去”原则,高度重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通过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和多种扶持措施帮助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大力支持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改革技术创新、新产品的研发、优化产品结构和升级加工贸易,从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从鼓励企业参与境外投资,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提升产业结构,到现在的进出口的贸易公平。江苏省政府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第四章  制约江苏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因素

在分析了江苏省参与国际竞争优势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制约企业发展因素所在,只有清醒的看到这些因素,才能更好的提升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好的发展江苏省。

4.1产品量大但整体质量水平不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取得高收益,降低成本,所以很多的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在乎的是一天能够取得多少的产量,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问题。“中国制造”频频被曝质量安全问题,波及范围之广,包括日用品行业,食品行业,甚至是汽车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甚至有舆论由此断言,之所以中国能够在几年内,出口迅速增长不是因为产品质量好,而是价钱低,虽然,可能一部分是外界在刻意的描黑中国,但是,作为企业,也应该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做出审视,不给别人可趁之机才是上策。

在2011年时,江苏省质监部门就质量问题,对全省的产品质量进行了抽查,结果显示日用品行业质量普遍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部分建筑行业,其装修材料存在安全问题,不符合国家的要求。此次全省共检查了70类产品,3154个批次,合格2985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4.6%,较去年同期上1.4个百分点。

4.2品牌知名度不够高

随着外贸出口的不断加大,江苏省的已不满足大量出口,而是在大量出口的同时,打造品牌,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品牌,出口到国外。但是这是一个由小到大、由慢到快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随着外贸准入门槛的不断降低,直至现在没有门槛,为企业建立品牌提供一个夯实的基础。随着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一批优秀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江苏实施出口品牌战略的主力军。2004年,全省25家荣获商务部出口名牌称号的企业中,14家是民营企业;2005年,全省评出的55个江苏出口名牌中,37家是民营企业,超过总数的2/3。苏南地区出口品牌企业占全省总数的51%,苏中地区占15%,苏北地区尚未起步。其中苏州、无锡两市由于企业改制较平稳、较彻底,民营企业起步早、发展快,出口品牌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目前苏州出口名牌企业11个、无锡10个,合计占全省总数的近四成。从全省出口品牌商品类别看,纺织品服装15个,机电产品14个,五矿化工5个,轻工工艺3个。

4.3管理方式传统 

江苏省民营中小型企业在面对快速成长过程中,在复杂的内部问题,特别是管理方面的能力严重不足,严重约束了中小型民营企业国际经济进步发展,纵观我国多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有共同的几个点,一是家族企业,二是本地化,再一个是关系因素,以这三种方式为合作投资的主要选择方向,江苏也不例外。在创业初期,企业没有强大的人脉,没有靠谱的投资商,普遍采用“任人为亲”以及企业最高管理者事必躬亲的管理模式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扩张。但当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边界迅速扩张而实行国际化经营时,原先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以不能适应复杂的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对其内外部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甚至会成为企业成长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造成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国际经营中管理约束的具体原因有:①中小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还不能满足国际化经营要求的素质要求,适合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员工也难以被吸引到企业中去,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了人力资源方面的严重制约,致使众多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初期,对国际化经营中的各种政策和技术难以掌握,企业管理无法正常进行,例如,对倾销反倾销不熟悉,遇到这种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措施。对特定目标市场技术法规的不熟悉使许多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受阻于技术贸易壁垒而无法克服。②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开放性的思维模式,以国内的思维模式去处理国际问题,势必会在企业的经验活动中做出错误的判断,与此同时,国际经济环境要比国内的复杂的多,如果不能培养出国际思维方式,在以后企业的发展中,导致国际竞争力直线下降。

4.4有限的国际发展市场

江苏省民营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拓展能力方面还在严重不足。虽然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中占据首位,出口总额也遥遥领先,在外贸总出口中占据50%以上的比重,但是不难看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低质量,低价格的基础上,以低价多量的方式来拓展国际市场。江苏省民营中小型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综合能力有待深化,具体体现在:①过分依赖低价策略,造成国外我国倾销指控不断。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我国出口产品共遭遇了来自1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6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其中反倾销案46起,涉案金额达到85.44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遭受反倾销与反补贴(“双反”)调查最严重的经济体,已经连续21年成为反倾销最大目标,而且涉及的企业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小型企业。这种现象的实质就是大量低价同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集中出口并且缺少必要的行业规范和约束。以低成本优势来开拓国际市场,而这一行为又纷纷被效仿,产生出集体不理性的行为,导致企业走出国门的最初的目的被污染。②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尝到国际出口的甜头时,一味的固守本分,对产品不去做及时的更新,包括产品内部性质的更新和外观质量的改变,不能及时的跟上国际经济变化的潮流,以至于在出口时,因不符合当地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以及必要的包装盒运输标志,被打回,或征收高关税,无法迅速的拓展国际市场。③江苏省的中小型企业普遍缺少国际化经营的宏观战略规划,就像之前说的,以国内的眼光处理国际事务,往往会在开拓市场的举措中,常带有较浓重的先验性及不科学性。因此许多中小企业因缺乏国际竞争的实战经验加上自身不足的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很难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又具有国际经济发展思维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就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更谈不上国际竞争力的系统培育了。因此,至今为止我国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靠与国际著名大公司配套生产而立足国际市场的。

第五章  提高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民营中小出口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我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我省苏南和苏中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民营中小出口企业在其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江苏省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严重制约了江苏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推动我省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从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两个方面双管齐下,采取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5.1政府应对策略

5.1.1合理引导产业转移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江苏民营经济各地区的发展差距较大,并且有扩大趋势,这种现象如果长期持续,将会使得各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对全省的持续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当前,为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要求,江苏省面临结构升级,和一部分产业的转移,政府部门应根据市场的发展要求,考虑整个地区的发展情况,包括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让市场和谐稳定的发展,各个地区均衡发展,加快全省的现代化发展,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江苏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5.1.2放宽民营企业资本准入

民营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政府部门应该大力提倡民营经济的积极作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要建立对民营经济发展有帮助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投资规范化,拓宽投资领域和范围,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一个向导力,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到国企的建设与发展中,让两种不同形式的经济在相互间共同进步。

5.1.3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意识

政府在对企业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企业制度,规范的监督,更重要的是对产品质量和细节的监督,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满足大众的需求,对不合格产品严加管理,完善各类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民营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商品,净化市场环境,增强民营经济竞争力。另外,政府还担负着鼓励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发散思维,利用人才优势对产品进行优化,使之更迎合市场的需求,打造品牌产品,提升知名度,更好让中小型企业走出国门,建立国际市场。

5.2企业应对策略

5.2.1强化企业产品品牌意识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们的需求随之变化,不能一味的停留在过去,企业要在发展中意识到改革创新的意义,努力在自身已建立的成绩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改革或是重新包装,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内部的技术含量,建立名牌优势。这是企业在目前的国际市场中必须要做的事情。特别是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来说, 在众多企业还未能意识到这件事时,先行的树立自己的品牌,让品牌产品扎根于国际市场,不仅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不仅仅是企业的高层,特别是企业中科研人员,应该努力开发高科技含量的优质产品,早点树立品牌意识,为品牌产品打好口号,创造竞争优势。但是,在建立品牌优势时,也要注意合理规划,要在确保产品具有这个能力,能够在市场中被认可,才能建立,不能盲目的建立,否则会导致过度竞争,产品质量下降。最好是能够取得国际相关组织的认可,像国际质量认证机构颁发的系列质量认证等等。

5.2.2打造高素质人才

企业要识人任人,对人才要重用,要善于发现人才,创造一个智慧与策略并存的企业体系,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之所以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发展慢,主要是因为人才的选用,选对人和用对人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选用具有创造力的人,能够为企业带来不小的贡献。国际竞争,做种落实到实处的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灵魂,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此,江苏省民营中小型出口企业在聚才,选才和育才的问题上,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5.2.4市场多方向发展多元化

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企业也是一样,要建立多种销售渠道,拓展多种市场,分散单一市场带来的分险。不要过分地依赖于某一个市场,而是要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高。在全球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江苏省中小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只有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面对困难我们应该谨慎,积极的应对。

本文立足于客观评价江苏省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现状和面临的相关问题,深入分析和阐述制约江苏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探讨如何解决这些因素,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当然,可能本文的数据或是其他说法还不能准确的表达出相关的问题,全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够理论与实际并存。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