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读大学成本计算公式”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个“公式”被用来为大学生盘算大学期间荒废一日要“亏”多少钱,以此来警告大学生不要荒废在校的学习时间,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大学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即使学生“身在课堂”,但是总有很多学生玩手机、听音乐,甚至是睡觉,做一些与课堂学习毫不相干的事情,此时他们的心思也早已不在课堂上。可以把学生的这种行为叫做“隐性逃学”,它是指即使学生能够准时出席课堂,没有出现旷课行为,并且从表面看上去学生是在很认真地听讲,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进行与课堂学习内容有关的思考,其思维也根本没有停留在课堂中[1] 。
评价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对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投入程度进行评估。以往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重点在于资金的投入、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等外部因素上,而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教育质量的研究正逐渐转移到“学生”这一内部因素上来,对学生投入的关注和研究便是如此。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促进学生得到提高和发展的主要渠道。因此,对课堂的关注不仅应关注教师、课堂环境等外部因素,还要加大对学生这一内部因素的关注和研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投入情况。通过对以往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研究者对课堂投入的关注焦点集中于中小学课堂,而对于大学生课堂投入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大学生的课堂投入水平是一所大学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主动付出更多的努力,提高投入水平,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对于大学生课堂投入的研究理应受到更多重视。
课堂投入的概念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维度,各个维度是如何界定的,以及大学生课堂投入现状如何,大学生课堂投入的个人影响有哪些,都是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围绕大学生课堂投入来展开,不仅研究其定义、维度和分析现状,还分析大学生课堂投入的个人影响。
通过对先前研究的分析发现,在对学生课堂投入的相关研究中,有研究者也使用“课堂参与”作为关键词,而本研究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投入的程度,它不仅包括行为层面,还包括心理融入程度,因而使用“课堂投入”。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以“课堂投入(参与)”、“大学生课堂投入(参与)”、“大学生课堂投入(参与)现状”、“课堂投入(参与)影响因素”为篇名进行检索。不同篇名的文献在数据库中的数目见表1。在这里,课堂投入和课堂参与没有实质差别。
表1 文献检索结果统计表
|
博士 |
硕士 |
期刊 |
会议 |
报纸 |
总计 |
课堂投入(参与) |
0 |
204 |
1312 |
87 |
74 |
1677 |
大学生课堂投入(参与) |
0 |
7 |
60 |
1 |
1 |
69 |
课堂投入(参与)现状 |
0 |
18 |
31 |
1 |
0 |
50 |
大学生课堂投入(参与)现状 |
0 |
1 |
7 |
0 |
0 |
8 |
课堂投入(参与)影响因素 |
0 |
9 |
38 |
2 |
0 |
49 |
以 “学生课堂投入(参与)”、“大学生课堂投入(参与)现状”、“课堂投入(参与)影响因素”为篇名,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对2006—2016这十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各篇名文献的统计图见图1 :
图1 2006—2016年课堂投入相关文献统计图
由图可知,对于学生课堂投入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是关于大学生课堂投入的研究还较少。从2010年开始,有关大学生课堂投入的研究文献逐渐增多,虽然有些年份研究文献的数量有所下降,但从整体上看,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大学生课堂投入相关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重视。
中外很多教育家都提出过学生应该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必须有较高的课堂投入水平,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才能得以保障[2]。学生投入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自1980年起,从学生投入度的角度来研究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3]。近几十年来,对于课堂投入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投入的概念研究
对课堂投入开展研究,首先应界定其概念。阿斯汀(1984)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出了学生投入理论,该理论包含以下五个假定:第一,投入不仅有生理能量的成分,还有心理能量的成分;第二,投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时间和学习目标发生改变,学生投入到活动中的能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第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投入越多,其发展程度越高;第四,投入的组成是生理能量和心理能量的统一;第五,任何教育中的措施都与其增进学生投入的能力直接相关。因此,阿斯汀将“课堂投入”定义为:学生在与学业相关的活动中投入的生理和心理能量的总和,它既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外显行为,也包括其内在的心理活动[4]。Bluenfeld&Paris(2004),Christenson&Anderson(2004),Russell(2005),Ainley&Frydenberg(2005)指出,课堂投入包括情感的、行为的和认知的投入。孔企平(2005)的观点与此类似,他在研究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投入时,将“课堂投入”理解为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外显活动和内显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大小,它涵盖了认知投入、情感投入以及行为投入[6]。
Mosher&Mac Gowan(1985)提出,课堂投入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态度和投入行为,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与其投入度呈正相关,即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的态度和行为越好,表示学习卷入度越高。
恽广岚(2006)把学生的“课堂投入”定义为一种倾向性的行为,它是学生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外显行为[8]。王璐(2008)在学生课堂投入的研究中,对课堂投入概念的理解与以上观点相似:学生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投入意识,然后通过教师为其创立的投入条件,在正确动机的驱动下公平地参加到课上的各项学习活动中[10]。刘丽娜(2012)指出,课堂投入是指学生在具备主动学习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老师为其创建的学习环境,在知情行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投入状态。 [9]。
汪玉侠、李平(2012)将其理解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努力程度,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融入。它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行为上的投入,情感上的投入以及认知上的投入[12]。
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研究者对学生投入的定义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是近些年来的研究对“课堂投入”的定义均包含了认知投入、情感投入、行为投入。因此,本研究将“大学生课堂投入”理解为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认知投入、情感投入以及行为投入的综合体,它包括三个维度。
(2)课堂投入的相关理论研究
课堂投入是学习投入的一部分,大学生学习投入理论源于“学生中心说”,并建立在“大学影响”这一研究领域基础上。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过很多相关理论,其中,影响力比较大有:泰勒的“任务时间理论 ”(Timeon task)、阿斯汀的“参与理论”(involvement theory)、奇克林(A.Checkering)的“本科时期良好教学七项原则”(Seven Principle for Good practices in undergraduateed education) 、丁托的“整合”理论,还有库在总结先前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投入理论(student engagement)。
泰勒(1969)提出了“任务时间”(timeon task)的概念。泰勒认为,那些在学习中花费时间比较多的学生,其学习收获也就更多。因此,学生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学习效果呈正相关[13]。佩思(1982)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应关注他们在学习上所花费时间的长短,还要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即不仅重视量的层面,还要注重质的层面。他认为,评估一所大学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优指标,即衡量学生在与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相符合的学习中所付出的时间以及努力质量,并要求学生自己判断他们的收获[14]。
阿斯汀(1999)在其之前提出的I-E-O理论模型基础上,创立了参与理论。该理论既强调外部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也强调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阿斯汀强调,大学生是在其已有经验与大学经验的整合过程中获得发展进步的:首先,学校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设条件、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然后,学生在有效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并通过良性的互动与整合,得到发展。而一所大学是否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校活动之中,是评估其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指标[15]。
丁托(1987)指出,大学生活其实是一个“融合”的过程,而该过程包括学术上的和社会上的融合两个方面。并且,学生通过与教师或同学发生相互作用,共享知识经验。而其对学校提供的学术环境以及社会制度的认同和投入程度决定了学生的融合程度[16]。
奇克林(1987)和甘姆提出“本科时期良好教学七原则”,包括学生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学生参加到学习活动中的时间较长,教师及时反馈和更加多样化的校园环境[17]。
库(2001)在总结先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投入理论(student engagement)。他提出,对高校的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关键在于衡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投入程度。而考察学生的投入度应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做了什么,也就是衡量学生在学习时间上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二是大学做了什么,也就是高校是否提供有效的活动来吸引学生参与到其中[19]。
(3)课堂投入的实证研究
理论的价值在于应用,已取得的理论成果应该能用于指导实践工作,否则其意义就会受限[20]。近些年来,中外学者对学生的课堂投入情况愈加重视,针对学生课堂投入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多集中于学生课堂投入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课堂投入现状调查研究
曾琦(2003)在对北京市一所小学学生的课堂投入的调查中发现,学生课堂投入水平较低,并提出小学生课堂投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21]。
雷令斌、霍增辉(2012)对大学生课堂投入进行调查发现,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投入程度不高,以被动参与为主[22]。
纪维华(2013)在对小学生课堂投入现状分析中发现,学生课堂投入中存在四个问题:课堂投入流于形式、课堂投入缺乏广泛性、课堂投入是对教师的服从、课堂投入仅限于答问。针对问题提出了提高学生课堂投入度的策略[23]。
高慧斌(2014)在北京、长春、西安、兰州四地选择了6所大学开展大学生课堂投入现状调查,他发现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不足,大学生在不同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上的课堂投入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两课”、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以及大二学生的课堂投入度最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