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论文 > 体育学
四川省体育旅游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布日期:2024-07-24 18:46:20

  前 言

  1.1研究背景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让世界震惊,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人民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不再只是讲究物质生活上的品质,人们有更大的精神需求和更多的时间是自己走出平时生活的小环境,去体验更多的人文和风景,促使我国的旅游事业不断的发展起来,而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鲜有趣,参与感很强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体育旅游是随着体育事业和旅游事业同时不断发展,以其各自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趋势,这种趋势结合了体育的健康和旅游的趣味,不但能够让参与者达到健康锻炼、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也能满足参与者旅游时休闲娱乐的需求,一举两得的形式让体育旅游收到很多人的喜爱。现在的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健康的旅游方式。虽然在有关的体育旅游研究上还不是特别的成熟,但是在社会中,体育旅游收到了年轻一代人的喜爱,经常自发组织出行,甚至自己开发和探索体育旅游的新地点,让体育旅游在不断发展,也渐渐的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体育旅游的市场占有份额也不容小觑,1997年,我国旅游创汇110亿美元,其中体育旅游、旅游娱乐创汇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达到400亿美元。同年,世界旅游组织发表《2020年旅游业展望报告》报告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体育旅游已经基本具备大发展的良好基础。

  四川省以盆地地形著称,中间宽广,四周被高山环绕,川西有山岭的海洋,有崇峰深峡,有雪山冰川以及高原、沼泽和草原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体育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兴趣到四川来旅游,来探索。四川在国内旅游发展的政策下,也在不断的发展体育旅游事业和项目,加快了步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四川体育旅游的发展关系到四川旅游事业的新的增长点,同时它的发展也涉及到很多方面,要形成一个效益优化型和一个可持续发展型的产业,需要了解四川现在的体育旅游现状,再根据现状来提出一定的发展对策,这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而且在国家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背景之下,四川需要不断的在现有的旅游形式上面需找新的旅游增长点,带动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四川本地的丰富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作为体育运动和旅游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方式,其增加了旅游的健康性和乐趣性,让旅游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和健康化,能够让在城市工作的人群不但可以得到旅游的轻松和愉悦,还能够让他们通过体育旅游消除工作累积的疲劳和亚健康状态,获得健身的效果。正因为体育旅游的这些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青年群体的喜爱和推崇。

  随着国家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大军涌入其中,都在尝试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改善传统经济的发展方式,从而获得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旅游业也在互联网创业的行列之中。而互联网技术在传统旅游业的运用上较为普遍,不过在体育旅游的创业中却是相对较少的。

  所以本文通过对四川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做出分析,并针对结果提出一定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四川的体育旅游事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2.2研究的意义

  旅游作为现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发展到现在以前的旅游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人们不断变化和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而体育旅游以其新鲜和健康的形式,能够在满足人们旅游度假的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现在的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旅游形式存在于旅游行业,但是在四川的体育旅游虽然有发展,但是发展程度较小,产品的开发也相对的滞后,很多的体育旅游的绝佳之地由于交通的不方便,安全措施的不达位,产品不成形,没档次,以及服务质量的问题,导致很多体育旅游的资源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且出现过安全事故,对体育旅游爱好者的积极性形成了不好的影响。如果能够在国家政策的响应下,大力的发展和合理的规划四川的体育旅游资源,统筹规划完善体育旅游资源,针对四川体育旅游的现状问题提出更好的发展对策和方法,对四川的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文献综述

  2.1国内外关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的研究

  体育旅游在发展的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时,概念界定比较模糊。日本(财)交通公社在1973年出版的《观光事典》中,从时间的角度定义了体育旅游:与移居和定居不同的是,体育旅游最长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在此基础上,Leiper先生在1979年界定体育旅游为“至少要在目的地停留超过24小时以上”。随着时间推移,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推动着体育旅游不断前进,90年代初期,在经济发达国家体育旅游以其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已经从旅游产业中独立出来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也让体育旅游在概念上有了更为清晰的界定。1992年,Hall定义体育旅游是“为了参加或参观体育活动,离开日常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旅游”。1996年,长吉先生在原田先生以体育旅游目的做出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体育旅游是指参加体育活动或参观体育活动的人们,从暂时离开生活范围起,到返回日常范围止的这样一个活动。而我国的李明先生在1999年为体育旅游定义了“体育的双格调”理论,即体育旅游包括了参观型和参与型,食宿型和当日返回型等各种不同的双格调类型。而国内学者杨秀丽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上给出了体育旅游的定义:“从广义上讲,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行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以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从狭义上讲,体育旅游是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并充分发挥其各种功能,使得旅游者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目的的一种活动。”而现阶段为了满足统计个产业分类的需求,用一种属概念与种差结合的逻辑学思维,简明定义了体育旅游就是人们以参与或者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或以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2.2国外体育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

  国外体育旅游发展时间较早,而且发展时间较长。早在16、17世纪的时候,在当时的交通运输不断发展之后,人们就形成了外出旅游的习惯。当时虽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体育旅游说法,但是可以冲旅游形式上发现体育旅游的痕迹。当时对体育旅游影响最大的还是“欧洲皇室游”,他们设计和发展专门的旅游线路和基础设施,是早期体育旅游的代表。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去体验户外的旅游。形成了滑雪,登山,户外探险以及观看体育赛事的时尚生活形式。在十九世纪中后期,英国人成立了登山俱乐部和野营俱乐部满足登山以及野营参与者的体育旅游的需求并为之提供相关的服务。挪威、瑞士、发过、德国等国家也相继成立了滑雪及休闲观光俱乐部,提供户外旅游爱好者相应的服务。到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福利不断提高,而且体育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普及,旅游业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在生活态度和方式上对健康和价值追求的背景之下,使得体育旅游得到了极大的繁荣。从1976年到1989年这12年间世界体育旅游市场有了1300%的增长。据1991年英国旅游者公报(English Tourist Board)数据表明:英国主要为体育运动目的出游的游客数量占总游客数量的12%左右。1995年,体育旅游占英国家庭假日旅游市场的22%。而日本199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34.2%的日本人在旅游过程中会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根据瑞士洛桑大学对欧洲几个发达国家进行的一次调查,体育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2%,对旅游业的贡献则在4%-6%之间。调查还显示,从1997年到1999年,德国体育旅游年平均增长达到17%,法国增长7%。由此可见,体育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市场。在亚洲国家,体育旅游也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像日本的许多旅游点都设置了体育健身项目和体育设施,提高体育健身服务,登山、水上运动尤其受到人们的喜爱;新加坡拥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该国拟计划发展成为国际体育旅游中心;韩国以其滑雪等项目为特色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随着世界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比赛的举办,观赏性体育旅游正在异军突起,不仅将带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将为本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

  2.3国内的体育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许国喜在《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中就提出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文化体育旅游资源。但是与国外的体育旅游事业相比,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相对缓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体育旅游刚刚起步。1985年,西藏自治区体委为满足外国登山爱好者登陆珠穆朗玛峰的需要,成立了西藏国际体育旅游公司,首开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之先河。1986年,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国家级旅行社-中国国际体育旅游公司成立,该公司主要从事国际性体育探险及体育旅游活动等,并陆续在全国各地设置了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推广,群众体育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体育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旅游消费观念也从观光、人文旅游开始向健身、休闲旅游发生转变,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良性增长推动了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3]。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集体育和旅游于一身的健身休闲方式,凭借其独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众多的体育旅游项目也在我国兴起。90年代初,我国各地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产品,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黄河漂流、东北滑雪、湖北赛龙舟、郑州少林武术、内蒙古那达慕大会。青藏高原登山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参与者前往,同时促进了本地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1995年,国家旅游局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滑雪旅游研讨会,预示着我国滑雪旅游的正式起步。同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作了《关于体育旅游业的几个问题》的报告,首次从官方的立场提出了“体育旅游”的概念,并阐述了它的意义。自1998年以来,冰雪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和机灵利用本土优良资源,连续数年主板“国际冰雪节”,开展体育旅游活动,共接待了滑雪旅游者达百万人次。另有数据统计,截至90年代末期,我国营业性漂流场所已达到150多家,这个时期,我国的体育旅游发展处于平稳上升期。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的体育旅游发展迅速。200年9月11日至27日期间,中国旅行社组织1114名中国旅游者分批赴悉尼体验奥运魅力。只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民间组织的奥运观摩活动,也是国内旅游业都一次大张旗鼓地承办出境体育旅游[5]。然后,国家旅游局在2001年发布《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旅游活动方案》。而后的发展,不少生市也开始关注体育旅游,关注体育旅游带来额巨大经济效益,将体育旅游作为本省旅游业的重点。各地因地制宜,不断开拓特色旅游项目,如广西推出森林旅游、登山探险、山涧江河漂流以及民族体育旅游项目;内蒙古推出沙漠探险、骑马、摔跤等体育旅游项目;武汉推出畅游长江体育旅游活动等;四川举行了中国(四川)南国冰雪节,分别在西岭雪山、九寨、卧龙等六个景区设立滑雪场等一系列活动。目前,体育旅游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一杯开发的体育旅游项目中,参与类目占据主导,观战类项目初见端倪。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体育旅游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四川省体育旅游。通过对四川省体育旅游资源、市场以及组织开展状况进行现状分析,总结目前四川省体育旅游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本文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查找关于体育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体育旅游在四川的发展概况等信息资源。通过对文献资料总结分析,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3.2.2实地考察法

  通过深入四川体育旅游几大景点,如牛背山、达瓦更扎、九顶山、莫斯卡、孟屯河谷、松坪沟、毕棚沟、七藏沟等地,考察当地的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基础设施、体育旅游市场以及体育旅游产品开发等情况,从而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与分析

 1/3    1 2 3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