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现状研究 --以六盘水三所幼儿园为例
发布日期:2024-11-25 15:13:37

  1 问题的提出

  亲子阅读不仅对幼儿知识储备量的积累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幼儿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阅读作为早期阅读的重要方式,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亲子阅读是一种包含互动的阅读活动,是家长和幼儿创设的一种温馨自在的氛围,促进亲子交流,培养幼儿阅读水平的活动。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1]]父亲有效参与亲子阅读,对于亲子阅读的价值的发挥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如勇往直前、不轻言放弃等情绪情感。同时,父亲参与亲子阅读有利于融洽亲子关系,了解幼儿,更可以给父亲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本研究意在通过了解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父亲参与对亲子阅读的重要作用,探究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父亲参与和亲子阅读,通过提高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度等多样化的解决策略,创设健全良好的氛围,实现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的目的

  笔者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三所公立幼儿园的幼儿的父亲为研究对象,了解三所公立幼儿园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现状、重要作用。发现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父亲参与和亲子阅读的关系提出可行性的教育建议。让幼儿父亲认识到自身在组织亲子阅读上存在的不足,为父亲参与亲子阅读提供有效的教育建议,帮助父亲有效的参与亲子阅读,推动亲子阅读更好、更完善的发展。

  2.2 研究的意义

  2.2.1 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外很少涉及单独针对父亲参与亲子阅读活动研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项阅读活动较多由母亲与孩子进行,且国内外的研究也多以母亲或将父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调查分析,关于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研究较少。笔者运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针对特定区域研究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情况,进一步提升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理论研究,不断丰富理论研究成果。

  2.2.2 实践意义

  以亲子阅读为契机,深入思考了解父亲参与亲子分享阅读不仅仅是人们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更是人类生存发展所必备的一种技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了解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现状,归纳总结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对引起家长、幼儿园对父亲参与早期阅读作用的重视,并有效指导父亲的正确参与,使亲子阅读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 国内外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1 父亲参与

  笔者发现,部分学者指出了父亲参与的定义。望欢将父亲参与定义为:“父亲投入到亲子分享阅读中,给孩子买阅读的书籍并与幼儿发生阅读互动等,比如,与孩子共同朗读、阅读过程中互有问答、以游戏方式阅读等等。”[[2]]望欢认识到亲子阅读作为分享阅读的一种,父亲参与在于给幼儿购买书籍和阅读互动。魏栋将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定义为:“父亲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一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成长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父亲对参与幼儿教养的认识、父亲参与的频率、父亲参与的内容与方式三个方面。”[[3]]魏栋对父亲参与的定义较为深刻地认识到父亲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本研究采用的是魏栋对父亲参与的定义,即父亲参与是指,父亲在日常生活中所从事的一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幼儿成长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父亲对参与幼儿教养的认识、父亲参与的频率、父亲参与的内容与方式三个方面。

  3.1.2 亲子阅读

  许多研究者对亲子阅读的定义都进行了细致的表述,国外有学者认为,“亲子阅读(parent-child book reading)是分享阅读的一种,特指在家庭情境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故事书或图画书的一种阅读活动。”[[4]],其认为亲子阅读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阅读。周兢在将亲子阅读定义为:“母亲和孩子围绕图画故事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5]]周兢对亲子阅读的定义更加强调的是母亲和孩子共同阅读。王西敏将亲子阅读定义为:“家长和幼儿共同欣赏美丽的图画书,讲述其中的故事,解答疑难,并引导孩子思考,使孩子的阅读能力尽快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发展。”[[6]]季燕、 单冬雪、陶翠萍等对亲子阅读定义大致相同,都认为亲子阅读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阅读活动。

  本研究较为赞同王西敏对亲子阅读的定义,即亲子阅读是指,家长和幼儿共同阅读,欣赏美丽的图画书,讲述其中的故事,解答疑难,并引导孩子思考,使孩子的阅读能力尽快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发展。

  3.2 国内外相关研究

  3.2.1 国内相关研究

  通过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笔者发现父亲未能有效参与亲子阅读。许多研究者认为,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上存在诸多问题。周喜华、张昕认为,“父亲的种族和教育水平,父亲的身份特征,父亲与母亲的关系,父亲的民族、年龄、 孩子性别等因素也影响到父亲参与亲子分享阅读的水平。”[[7]]周喜华、张昕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影响、孩子的特征、家庭影响以及文化影响等分析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问题。望欢的研究主要从“父亲参与程度、参与环境、所持的分享阅读观、使用的互动策略和进行的延伸教育五个方面调查研究,认为父亲本身特征、幼儿自身特征、社会因素影响父亲参与亲子阅读。”[[8]]望欢指出了父亲本身、幼儿自身以及社会因素影响其参与亲子阅读。李晓、李天钦研究认为“亲子分享阅读对幼儿语言和读写能力至关重要,家庭读写环境和亲子互动阅读的质量和时间影响 亲子分享阅读。”[[9]]李晓、李天钦的研究更加强调环境和亲子互动质量、时间等影响因素。谢倩、杨红玲认为,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因素、父母与孩子互动因素、儿童自身因素也是影响亲子阅读的重要因素。

  一些学者针对父亲有效参与亲子阅读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望欢认为应该,“正确认识亲子分享阅读,提高父亲参与意识;学习掌握多样阅读指导方法,提升父亲参与效果;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环境的潜在力量;及时开展延伸教育,延续阅读的快乐”[[10]]望欢更加强调从父亲自身去努力实现有效参与。周喜华、张昕的策略应认为,“阅读态度的培养;阅读中的亲子互动。”[[11]]周喜华、张昕的研究更强调父亲自身的态度和阅读中的亲子互动。汪娟的研究认为,“树立科学的亲子阅读观;营造宽松的亲子阅读环境;运用合作式、对话式、互动式指导策略展开亲子阅读。”[[12]]汪娟从家长角度思考实现有效亲子阅读的策略,对于我们探究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笔者是针对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开展的研究,当学者探究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上存在的问题时,总是有所侧重。针对策略的研究也有不同之处,但是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是针对贵州省六盘水市三所公立幼儿园进行的特定区域的研究,许多研究者的研究给本研究指明了一定的方向,但是缺乏对本地区的针对性,这是本研究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2.2 国外相关研究

  笔者发现,国外对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研究较早。

  “2004 年,Rowe 从语言方面论证较之母亲,父亲在与幼儿交谈中更多地使用特殊疑问句,这要求幼儿在互动交流中承担较多的责任,从而激发他在与父亲交流时讲更多的话,使用更丰富的词汇,并组织更长更完整的语句。松居直认为父亲给孩子读书,就意味着父亲和孩子在心中共同体验同一个书的世界,继而又回归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并能够和孩子共同成长。”[[13]]新西兰教育学家赫达维(Holdaway),“深入研究了有关儿童读写能力的理论与实践,并分析了在儿童入学初期对儿童进行读写训练的可能性,进而提出了一个设想:把亲子阅读的经验移植到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去,最终创设了一种新的适用于 3-7 岁儿童的教学方法——分享阅读法(shared-book reading)。”[[14]]国外多是从语言、情感等方面论证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重要性。部分学者从父母亲双方、幼儿自身讨论其对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影响,但是针对父亲的角色重视程度不高且总是被忽视。

  4 研究方法及结果

  4.1 研究对象

  笔者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三所公立幼儿园的幼儿父亲为研究对象。为了解幼儿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态度、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等,共发放问卷25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有200份,调查的班级共有30个。问卷主要涉及:父亲的职业、父亲的学历和教育观念、幼儿自身的特征、父亲参与程度、参与环境等方面。

  4.2 研究方法

  4.2.1文献法

  通过在图书馆收集相关图书,下载文献,并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对现有的研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有目的性的收集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上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等相关材料,关注有关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学习前面研究者的基础上,使本研究的思路更明晰。

  4.2.2问卷调查法

  本文卷主要参照望欢的《父亲参与亲子分享阅读的研究》等相关问卷,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研究的新的问卷,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地区的三所公立幼儿园的各年龄班的父亲参与亲子阅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针对得到的调查数据分析调查结果。探究父亲参与亲子阅读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教育建议。推动父亲有效参与亲子阅读,实现亲子阅读价值的最大化,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4.2.3访谈法

  访谈法是对问卷的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主要对幼儿父亲进行访谈,对父亲进行一个侧面的了解,以便更加真实的了解幼儿父亲如何参与亲子阅读,将对话内容记录下来。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三所公立幼儿园的幼儿的父亲开展访谈,更加深入化的探究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的开展情况,存在的不足等。通过访谈得到的信息为本研究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材料。

  4.3 研究结果

  4.3.1 父亲自身因素

  4.3.1.1 父亲的职业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因为职业不同,职业较为稳定的父亲比非稳定职业的父亲参与亲子阅读程度高,且更关注亲子阅读。在幼儿父亲填写问卷中“您的职业是”时,填写事业单位、公务员等较为稳定的职业的父亲,参与幼儿亲子阅读程度,通过“您每周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频率”“您每次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持续的时间”等问题的开展和数据回收,发现从事较为稳定职业的父亲参与亲子阅读频率较高且每次持续时间较长,表明父亲参与程度较高,且较为关注亲子阅读。

  4.3.1.2 父亲的阅读习惯

  针对父亲的阅读习惯,我们通过调查“您本人每周的阅读频率为:”发现,有31%的幼儿父亲选择“每周一次或以下 ”;有25%的幼儿父亲选择“每周 2~3 次 ”;有22%的幼儿父亲选择“每周 3~4 次”;有16%的幼儿父亲选择“每周 4~5 次”;有5%的幼儿父亲选择“几乎每天一次”,结合“您每周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频率为:”和“您每次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持续的时间为:”两个问题通过访谈了解到,阅读习惯良好的父亲参与亲子阅读次数较高于不善阅读的,且持续时间较长、与幼儿分享阅读也较多。

  表1 您本人每周的阅读频率调查表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每周一次或以下

62

31%

每周2-3次

50

25%

每周3-4次

44

22%

每周4-5次

32

16%

几乎每天一次

10

5%

  4.3.1.3 父亲的学历与教育观念

  父亲的学历也是影响其参与亲子阅读的重要因素。多是因为父亲阅读观不同。

  通过调查“您的文化程度:”该问题,有9.5%的幼儿父亲选择“小学 ”;有19.5%的幼儿父亲选择“初中”;有31%的幼儿父亲选择“中专及高中”;有29%的幼儿父亲选择“大学专科”;有8.5%的幼儿父亲选择“大学本科”有2.5%的幼儿父亲选择“硕士及以上”,并考虑“和孩子进行亲子分享阅读活动,您的主要目的是:”和“给孩子挑选阅读的书籍时,您选择的标准是:”等问题,加上访谈,笔者发现,接受教育较高的父亲较为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爱好等,而接受教育水平一般的父亲较为关注孩子识字多少等具体知识问题。且指导方式也存在差异。

  表1 您的文化程度调查表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小学

19

9.5%

初中

39

19.5%

中专及高中

62

31%

大学专科

58

29%

大学本科

17

8.5%

硕士及以上

5

2.5%

  4.3.2 幼儿自身特点

  4.3.2.1 幼儿性别差异和性格特点

  我们通过调查“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活动时,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为:”发现,有20%的幼儿父亲选择“完全不集中”;有17.5%的幼儿父亲选择“很不集中”;有31%的幼儿父亲选择“不太集中”;有21.5%的幼儿父亲选择“比较集中”;有10%的幼儿父亲选择“非常集中”,结合“孩子的性别”和“您经常和孩子进行亲子分享阅读的图书为:”两问题,通过访谈了解到幼儿性别差异对父亲参与亲子阅读具有一定影响。男孩较之女孩更倾向于动态变化的文章,而女生的读写水平高于男生。本研究发现,当幼儿为女生时,父亲多选择购买儿歌童谣等书籍;当幼儿为男生时,父亲多选择算术、科普类书籍。幼儿的性格会决定父亲是否参与亲子阅读。父亲较为喜欢参与到幼儿注意力集中、有浓厚阅读兴趣的亲子阅读中。

  表1 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活动时,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调查表

项目

人数

百分比

完全不集中

40

20%

很不集中

35

17.5%

不太集中

62

31%

比较集中

43

21.5%

非常集中

20

10%

  4.3.3 传统教育观和现代教育观的影响

  通过访谈发现,传统教育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父亲参与亲子阅读。

  现代教育观念在逐渐的发展,部分父亲并未真正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还有一些父亲或因工作忙等为由,缺乏参与亲子阅读。

 1/2    1 2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