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伴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在不断的增加,世界各国加紧对这些不可再生能源进行过度的开发和适用,造成世界方位内的能源危机,更重要的是更全球环境带了不可估量的污染。尤其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更是造成全球气温的升高,进而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问题的产生。近几年来,能源和污染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低碳节能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能源和环境尤为重要。因此,我国政府已经将实现资源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定为自己的核心战略之一,也负责人的提出在2020年比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排放量降低40%~50%的目标,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但是由于低碳发展需要相应的高端技术作支撑,因此在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其前期的投入成本比较大,更重要的是低碳技术技术在研发过程中的风险较大,单凭企业或者政府某一方来实施低碳改造,能读可想而知。而且实施低碳发展模式一位者企业要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调整产品的结构,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新的工艺方法等等这一系列的改变都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短期效益。而迫于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政府又不得不去实施低碳政策,此时企业和政府之间就会由此而产生相悖的意见。本文研究的主要就是在绿色、低碳大背景下,政府如何协调好各方的关系,使得企业和政府能够达成共识,共同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实现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介绍
1.1.1 全球气候变化
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向前进步,化石燃料的使用在不断的增加,给全球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由此引起全球气温的升高,作为温室气体的大佬二氧化碳也首当其冲的成为大家攻击的首要对象,但归根结底二氧化碳的来源还主要是来自人类自身如图1-1表示的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图1-2表示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图解。图中的平均值的升降,表明气候平均状态的变化;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状态的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愈明显。
1.1.2 国际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人们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空前重视。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UK Government,2003),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概念。从1976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再到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各国都在为低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发展路径,其中,英、美、日等诸多国甲高度重视并已采取了相应的低碳经济政策。
对于英国等发达国家来说,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绝对的低碳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目标应该是相对的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系统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几乎快速消耗尽亿万年来地球所储藏的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积累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地表温度升高(如图1-3)等等一些列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还有近年来世界各地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粮食作物大面积受损,化石能源日益短缺,是有价格大幅波动,空气污染,环境恶化,极大地阻碍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能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工业发展的动脉,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常规化石能源。发达国家为保持当今的生活水准,能源消费仍在高位运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假使按目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对能源消费不加节制,地球上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三种能源可供人类开采的年限分别只有40年、50年和240年。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当人均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现代化水平时,其人均能源消费量折合成标准油至少在4吨以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9吨。历史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完成工业化过程,其人均积累二氧化碳排放基本上都要超过200吨。而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人口膨胀和人类社会追求经济发展的行为已经使得全球环境发生了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地被改变。有资料表明,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升温速率还在不断地增加,据估计,2100年的全球温度可能比1900年增加1.4℃~5.8℃。
图1-3 温度、海平面和北半球积雪变化
1.1.3 国内背景
中国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是受气候变化危害最深的国家之一,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将起到非常独特的作用。目前中国还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生存和发展文体还相当重要,还需要一定的排放发展空间。尽管中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低,人均历史排放累计排放更低(如图1-4),绝大部分的排放属于生存排放,还承担着日益增多的转移排放,但鉴于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中国的碳排放在全球碳排放中的比例逐年在增加(如图1-5),国际上要求中国采取强制性减排的呼声渐高,中国在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前就必须承受更大的减排压力。事实上,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和能源消费与排放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势必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中国已经意识到,低碳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家已经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非石化能源将占一次性能源的15%,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的战略目标,并且把节能减排纳入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如图1-6是近年来中国政府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作出的贡献,这也显示着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在应对未来能源和环境危机的信心和决心。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巨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和民众竞相追求的理想发展模式。因此,政府和普通大众从社会整体效益出发,为了追求这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呼吁企业要转变其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由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三高”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模式发展。然而企业生产的主要摸底是实现盈利,维持企业的发展,因而在以社会效益为代表的政府和以自身经济效益为代表的企业之间就会因排放界限的制定发生强烈的摩擦。
因此,本文主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来分析双方对碳排放量的博弈,企业为了降低生产产品成本,不会轻易的去转变企业的生产模式,因为这样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成本。然而政府部门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他们会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作为社会的权利机关,政府有义务和权利为国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因此他们希望企业能够尽快实现转型,使企业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但同时又不希望影响企业的发展。在这种矛盾的窘境下,企业和政府之间就会产生关于碳排放的博弈。
本文就是利用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政企双方之间的博弈,在此博弈过程中,会建立相应的博弈模型,求出博弈模型的最优解,也即得出政府和企业双方都能够满意的碳排放标准。
1.2.2研究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领域从一开始推行就存在各种经济利益主体的分歧,大到各个国家之间为争夺碳排放权而争论谈判,小到国家内部各经济主体为各自利益而博弈。中国推行低碳、绿色需要依靠各方的协调合作。现在中国正处在维持传统生产的短期利润和进行低碳转型的长远发展的两难选择之中,所以现在企业决策的关键是在遵循国家法规指标的同时还要考虑自身的特点、利益及承受能力,努力寻找到一条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实现企业和政府双赢的低碳转型之路。因此本文的研究的主要意义如下:
1.2.2.1对政府(社会)方面的意义
对于政府来说,它代表的是人民,代表的是社会,其主要职能是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保证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为了应对目前的高碳管理方式所带来的气温增加、环境恶化等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国际低碳舆论以及绿色贸易壁垒已渐行渐近的背景下,实施低碳管理创新是各级政府必须抢占的道德制高点,更是关系到国家、地方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问题。
1.2.2.2 对企业方面的意义
(1)在国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积极政府政策扶植,此时,博弈是管理者十分有效的决策工具,至少是比较科学的决策思路。而博弈论原理的学习,博弈思想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它的“低碳管理”执行,事关“绿色创新”的成效,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经营,关系到整个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增长,在国内消费则绿色意识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企业实施低碳管理能够迎合消费者需求来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同时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企业社会责任,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
1.2.2.3理论意义
(1)丰富了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内容。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结合低碳经济模式特点,将博弈论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中,丰富了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内容。
(2)扩展了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和范畴。博弈论以其新颖的思路,有力的分析工具和完整严密的体系,为现代企业管理带来一股新风,使一些传统理论得到更合理的解释。
1.2.2.4 现实意义
系统全面地对低碳经济约束下政府和企业的利益目标进行分析,可以科学的引导企业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环节低碳博弈中政企之间由于利益目标不同造成的矛盾冲突。
1.3 论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研究现状
1.3.1.1国外低碳研究现状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能源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
英国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政策,逐步形成了清晰的低碳战略。在2003年英国发布在政府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将实现低碳经济作为英国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具体包括:(1)到2050年将英国CO2的排放量消减60%,并于2020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2007年3月发布的《气候变化法案》中,2020年的目标被确定为26%~32%;(2)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促进国内外竞争性市场的形成,协助提高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率并提高劳动生产率;(4)确保每个家庭以合理的价格获得充分的能源服务。
德国政府则提出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先后出台了5期能源研究计划,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为“高技术战略”提供资金支持。2007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又在“高技术战略”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技术战略。该战略确定了未来研究的4个重点领域,即气候预测和气候保护的基础研究、气候变化后果、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和与气候保护的政策措施研究,同时通过立法和约束性较强的执行机制制定气候保护与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
欧盟在平衡与协调各成员国的基础上,于2007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以达成欧盟确定的气候变化目标。
1.3.1.2 国内低碳博弈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政府要求低碳生产和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之间的博弈以及政府利用税收等手段与企业之间的博弈等等一些方面的博弈研究也有很多。比如:丁胜红、周红霞研究的“政企博弈、市场均衡与碳排放权的最优边界”中就指出传统的补贴政策存在一种‘惩善扬恶’的导向,它实质上是完全碳排放市场分离均衡的失败,将导致排放边界无限扩展。”而他们的文章则是根据信号博弈理论简历动态方程来研究完全市场中政府与企业为获得碳排放权动态分离博弈均衡,借助补贴法并利用随机微分方程分析碳排放权最优边界。为了实现补贴政策的高效运行,一方面是从补贴数量、违规成本客观可测量因素出发,在政府自身奖惩的平衡性上 着力,杜绝内部漏洞的出现;另一方面则是着力于加强政府和环境审计监管以及对监管机构的监管。
此外还有曹爱红等研究的“低碳经济下政企的动态博弈分析”中研究的是根据低碳发展对经济的要求建立一个关于政府部门激励与不激励、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与不实施、政府部门惩罚与不惩罚的两方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并求出模型的均衡解。然后根据对均衡解的分析得出企业实现低碳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由此提出政府对企业节能减排进行激励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实现低碳发展模式的政策建议。
国内关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低碳方面的博弈很多,在此就不一一拽诉。总而言之,政府和企业之所以会产生低碳方面的博弈主要还是与双方的利益有很大的关系,也即双方在博弈的过程中寻求到一个可以让双方都能接受的博弈最优均衡解。
1.3.2 发展趋势
在发展低碳的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但低碳经济发展却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伴随着能源的不断枯竭,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与之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类对资源和环境方面的话题变得越来越敏感,节能减排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因此,国内外关于政企之间低碳博弈的研究也不胜枚举。
从“十三五”计划期间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来看,低碳节能发展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将贯穿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始终。计入21世纪,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提出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小康社会。低碳发展对中国来说是最佳途径,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发展低碳经济又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所能改变的,关键还是在企业,企业才是发展低碳的主角,政府发展低碳中只是扮演着一个协调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因此,政企之间低碳博弈,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和谐共处,合作共赢,实现企业与社会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兼备将贯穿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始终,也必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低碳相关的概念
“低碳”(low-carbon)由英国率先提出。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二是零排放;三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三种情形的低碳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的正增长。根据对低碳不同概念的界定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2.1.1低碳经济
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一词。此后,国际社会开始注意到这一新出现的名词,因此,低碳经济到现在也没有约定成俗的定义,现有的各种定义和解释还不尽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对二氧化碳这一主要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进行有效的控制而推行的低碳经济,是避免气候发生灾难性变化、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观点称之为“方法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也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这种观点呗称之为“形态论”。
第三种观点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上是对现行经济运行的深刻反思,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能源经济革命。这种观点称为“革命论”。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的低碳化,达到排放量最小化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低碳经济倡导能源经济革命,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色化发展和可持续化发展。
2.1.2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低碳技术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采技术等。②无碳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③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技术。
2.1.3低碳能源
低碳能源是一种含碳分子量少或无碳分子结构的能源,广义上是一种既节能又减排的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低碳能源突出减少二氧化碳对全球性的排放污染,同时也兼顾对社会性污染排放的减少。它的基本特征是:可再生、可持续应用,高效且环境适应性能好,尽可能实现大规模化产业应用。
低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洋流和热对流能、潮汐温差能、可燃冰,通过技术集成应用,构成低碳能源系统,实现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
2.2 博弈论相关概述
2.2.1 博弈论
简而言之,博弈是研究多人谋略和决策问题的理论。首先一个博弈问题必须至少有两个参与博弈的主体(可能是两个人,也可能是团体,如企业、国家),他们在博弈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切身利益。由于利益的驱动,他们在作出自己的决策时,纵向实处最好的招数(最有战略)。其次,博弈中的各个主体之间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竞争自然贯穿于博弈的全过程,竞争又将博弈的主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存,项呼较量(通俗一些就是“勾心斗角”)。再者,既然主体之间要进行较量,每一个主体就不会闭幕塞听,靠灵机一动相处大招去赢得对手,是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量掌握博弈中对手的特点和已经采取或可能采取的行动、知识或信息。最后,就是博弈主体最关心的博弈结果了,博弈论用收益(或效用)来描述博弈的结果。博弈论就是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博弈预测出一个理想的结局。预测结局的正确性体现在博弈主体各方都能自愿选择理论给他推导出的战略,并且没有博弈主体愿意独自偏离他依照博弈论所选定的战略。可想而知,每个博弈主体所选战略一定是针对其他主体所选战略的最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