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经管论文论文 > 金融类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发布日期:2024-09-26 20:35:26

  三、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落后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国内学者大多是在波特的竞争优势原理框架下,探究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因素。韩军(2001)探讨了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都会影响国家服务的比较优势。李静萍(2002)考察了人均国民收入、GDP、服务业增加值等指标,用实证的方法探究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要素,结论显示这几个变量均对服务贸易出口有显著的影响。郑吉昌(2005)考察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货物的进出口额、货物的出口额以及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把它们看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这几个变量对服务贸易出口都产生正的显著作用。殷凤(2006)认为,由于存在服务部门利用外资规模小、外商直接投资不平衡和存在很强的区位导向等诸多问题,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受到阻碍。舒燕(2011)利用我国1982-2006年之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资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和FDI对服务贸易出口都呈现比较显著的作用[5]。

  综上所述,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人均国民收入、GDP、服务业增加值、货物的进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物资资本、劳动力和FDI等等这些因素对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都有很大影响。

  (二)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落后的原因分析

  我国对服务贸易不够重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占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在不断降低,究其原因是各级外贸管理部门相对比较重视货物商品的出口而忽略了服务商品的出口,没有把服务商品看作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国至今也没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服务贸易法规和政策,这对于服务商品的进出口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如果在这方面不完善将会对正在来临的“服务革命”缺乏应对措施。

  另一方面是我国对服务贸易各项管理体制还不适应。服务贸易存在的四种方式中人员的流动对服务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我国对出国人员的管理不够妥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出国审批程序复杂,层次繁多。

  目前,我国对服务人员出国审批的程序繁多严重影响着我国服务贸易的经济效率,甚至是对外声誉。我国的服务派遣人员由对外经济合作公司落实到有关企业,一般要经过四五个层次,这不但影响派遣人员的派遣速度,也影响服务人员的选择质量。

  第二,从业人员素质低是我国服务贸易落后的另一原因。

  以文化素质为例,我国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所占比重很小,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和专业程度与国外同行业的水准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此外,人事管理体制对服务贸易人员的素质也有影响。

  第三,部门间综合协调能力差会直接影响服务贸易的效率。

  有些服务输出项目涉及面很广,一个项目承包单位很难承担所有所需的服务工作项目,就需要来自不同地方和单位的相关人员,但当前我国的人事管理体制却不能自

  由调动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这样会大大影响服务项目的输出效率。另外,由于这种协调机制的不完善还会造成对外贸易与合作公司之间发生削价竞争的不良现象。

  我国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至今都没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搜集、传递国际服务贸易信息及统一处理信息的机构,这会造成许多国际上的服务贸易信息我们不能及时获悉,进而对其进行分析做出决定,会让我国流失很多能够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机会。而我国比较传统的收集信息的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又缺乏信息处理的机构造成信息不能充分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业技术缺乏创新。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许多人认为服务业与工业、制造业不同,只存在服务态度的好坏而不像工业和制造业领域需要技术和生产经营诀窍。实际上却是服务业的发展恰恰离不开技术,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服务行业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确实比较落后。而且,我国的服务业同样需要适当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及专业技术诀窍。服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方法,而且其市场营销技巧更应该提高。这些差距的缩小需要从国际市场引进、消化并吸收成为自己的市场营销技巧和管理方法。

  我国对服务业的投资不足,体现在服务业总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占2.7%,而工业的比重占11.8%远远高于外商直接投资。在服务业42大行业中,除零售、商业代理、房地产代理、旅行社、娱乐、旅馆、计算机服务等7大行业外,其他由外商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都小于5%,其中20个行业的比重都小于1%,1998年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达到33.11%的最高水平,此后逐年下降,2002年仅为24.11%,而且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投资的总额连续7年都呈下降趋势[6]。

  四、案例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一)河南省服务贸易的现状

  河南省服务贸易起步晚,但随着外商的直接投资等原因河南省的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南省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呈V字形,由于受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小幅的负增长,但之后都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尽管河南省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较快,但其进口增速经常高于出口增速,总的来说还是处于贸易逆差状态。目前,虽然河南省服务贸易总额和增长速度在逐年上升,但幅度小,增速慢,而且发展也不够稳定[7],尤其是在出口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河南省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同时也是农业大省。这也意味着河南省相对服务贸易来说更注重货物贸易的生产和出口。河南省服务贸易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河南省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一,河南省出口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河南省的出口项目多为国际旅游、建筑和运输等传统的服务业项目,但在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面的新兴服务贸易出口几乎为零。

  第二,河南省服务贸易发展不稳定,增长幅度变化较大。河南省在传统服务业如运输、旅游、建筑及劳务承包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增长速度较快。而在金融、保险、专利等方面增幅较低,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新兴服务业项目的总量偏小、竞争力较弱,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

  (三)河南省服务贸易落后的原因分析

  河南省服务业的发展相对其他省份来说比较落后,一方面是因为河南省对于服务贸易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比较缺乏。因为当今时代,服务贸易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缺乏服务贸易方面的专门人才会严重阻碍服务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相关部门不够重视,缺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至今还没有构建一套完整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导致同一服务贸易项目,在不同部门统计的结果不同,而且差异较大。这种现象会导致河南省不能很好的对服务贸易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妥善的安排以及实施相关的政策。

  五、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

  我国的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相对发达国家程度较弱,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等重要的是我国还应加快服务业的对内开放。长期以来,我国的电信、银行、保险等行业都存在龙头产业,具有很强的垄断性,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竞争环境,这会造成国内的这些服务行业缺乏创新性,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我国加入WTO后,这些部门的开放呼声最高,在这种状况下,服务业的大幅度开放和外资的大规模引进势必会对国内的服务业产生严重的冲击。所以,我国在加大对外开放程度的同时,还应实行对内开放,减少国内市场的垄断,适当放宽对内资企业的审批标准,允许有条件的企业投资这些行业,这样有利于利用国内竞争环境促进服务业的创新,提高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为我国的对外贸易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加强政府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作用

  由于服务业囊括的行业范围广泛,而且服务行业的经营活动需要较好的基础设施和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所以服务贸易的发展不是单独的部门、行业和企业能够办到的。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等都拥有专门的服务贸易机构进行相关行业的管理。对此,我国应快速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服务贸易宏观管理和对外开放协调机构,从而制定中短期的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的战略和策略。

  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香港、韩国和新加坡等发展中国家都有一套严格的法律规定服务于本国或地区的服务贸易和开放服务贸易市场。我国也应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按照WTO的相关规定,制定统一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当我国的服务业受到外资服务的严重损害时有法可循,利用法律保护本国的利益和权益,如服务进口保障等。对那些承诺开放但尚未开放的服务业针对其开放程度和时间进行相应的统筹安排,避免出现立法上的无序现象。

  (三)提高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伴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我国对WTO的承诺和对外过金融企业进入我国市场的资格要求,世界上许多大型的跨国金融企业将陆续入驻我国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企业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将不断加剧。由此可见,加入WTO对我国的金融市场是有积极的影响的,但也要借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来实现。因此,我国政府对此将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和《金融服务协议》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持我国国内的金融和竞争秩序。面对如此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的金融企业需要通过完善自己来迎接挑战。

  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如果想发展高效率的、市场化的、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业就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并实施,而对外开放的政策与金融发展的目标必须相一致。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思想观念,在改革和开放中引入市场机制,极大的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其次,还要抓住有利的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深化改革的力度,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完善金融法律体系,加强政策的透明度和统一性。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与金融行业有关的规定和条例,对外开放的措施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但相关政策的透明度和统一性还不够,可实施能力还不强。金融业原有的立法不健全是导致行业内交易不规范的源头;而对外开放中的立法滞后是使开放政策缺乏透明度和统一性的直接原因;立法和部分法规的规章制度过于抽象,对其实施也加大了难度。因此,完善金融法律体系是扩大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善了金融行业的法律法规,才能使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时有法可依,规范金融行业的行为。

  我国应当通过加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拓展金融服务贸易的空间。为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更大程度的占领国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重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加快对海外金融机构的收购,如此不仅可多达当地的业务,而且能破除机构网点业务员的“本土化”,同时还为员工培训和实习提供了很难得的机会;另一方面对跨国公司以及本地的金融企业有针对性的进行投资,可以在海外机构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而后达到拓展金融服务贸易空间的目的。

  我国应当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提高我国的国际信用度。在当今全球经济紧张的时代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一、针对我国的金融服务业建立相关的控制和风险防范系统,加强金融信息监管。二、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各行业的监管主体之间能互相辅助和监管。三、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能够使中资和外资银行公平竞争,两者的监管机制保持一致,针对外资银行特别实行的不必要优惠要逐渐降低。四、严重打击金融犯罪,提高金融业的安全度,加大维护金融秩序的力度从而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信用度以及国际竞争力[8]。五、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货地区性的银行监管活动,以国际化的标准来制定相关规章,切实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管理水平[9];

  (四)提高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但服务行业中旅游业、通讯服务业、建筑以及商业服务等还是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大多是顺差状态。在商贸、电讯、保险、金融等这些新兴服务业一直是逆差状态,相对来说没有比较优势。然而这些新兴的服务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中国应该培育这些新兴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不断优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

  我国应当充分发挥并不断提高旅游业及运输业等这些传统服务行业的竞争优势。中国的旅游服务业长期以来都是呈现顺差状态,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行业在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中具有传统的竞争优势,中国应优先发展这些具有传统竞争优势的行业并挖掘其潜力,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和知识产量,进而增加贸易的附加值[10]。因此,培育这些新兴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发展管理、通讯、设计、金融等高层次服务行业是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中之重[11]。在中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调整的政策环境中,中国的服务贸易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展意义就决定于其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国服务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2]。

  (五)培养服务贸易的专门人才

  人力资本也是影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所必须的。因此,应重视对服务贸易专门人才的培养,加大高等学府、职业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对相关课程的引进和人才输出;激励企业内部人才,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职业培训计划,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员工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培养成我国服务贸易所需的专门人才,进而提升我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13]。

  (六)发展中国信息服务产业

  我国应当制定一些保护民族信息产业发展的进口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和投资政策。从当前来看,中国信息网络服务是中国国民经济最落后的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又是具有最丰厚利润、最重要的行业,它涉及一个国家的信息基于国防、网络的主权、国家机密与国家安全。因特网在国内随意延伸的现象已非常严重,中国制定相应的限制性法规和政策迫在眉睫。在贯彻对信息产业进行保护与扶持的指导思想下,外资政策的调整要体现对投资数量、投资方向作一定的指导和限制,如限制外商经营在华信息网络服务等。

  我国应当调整、优化中国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信息产业主要由计算机硬件制造业、软件及系统集成即信息资源开发业和信息网络服务业三个行业组成,这三个行业都存在一个对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选择和定位问题。中国信息服务业包括许多行业,各行业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不应像过去那样胡乱经营。中国信息产业的企业之间的结构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必须作深刻调整以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需要。信息企业应依据自身的优势来开发具有比较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产品,从而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分工。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开某一部分来片面地进行组织结构调整。

  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并严格实施,严厉打击非法侵权行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已经制定了比较齐备的法律体系,《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于计算机信息产业已经发挥了法律支持作用。中国即将出台的《商业秘密法》也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中国市场上最严重的就是软件盗版,它对软件业的发展已经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由于软件侵权容易,查侵权难,表现在查处技术上难度大,尤其是用户之间相互复制软件更是难以防御。因此,现今主要任务就是打击制售侵权软件谋取商业利益的公司,一方面保护软件权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促进软件公司通过提供优质软件从市场上获取利益。所以,执法部门严格认真是以法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章主要根据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尤其针对比较新兴的服务产业如金融行业。从政府、法律、金融、专门人才、信息产业等方面出发提出一些措施来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运输业和旅游业出发指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服务业是具有传统优势的行业,挖掘这一行业的潜力并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参与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中国传统优势服务业的优先事项,此外,旅游服务业也是重要的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14]。

  结 论

  近年来,服务贸易逐渐成为贸易输出的顶梁柱,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连年超过同时期货物贸易及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成为了世界经济中最富有前景、最具有竞争性的发展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在逐年增大,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30%以上,接近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对一国的经济影响由此可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第一,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及优化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具有相当深远的战略意义。正如文章中提到的,我国应当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加强政府在服务贸易中的作用。

  第二,金融行业是我国经济的中心,提高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能否顺利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因此,提高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必须要做的事,也是刻不容缓的事。

  第三,加强金融监管能够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信用度,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优势,优化我国服务产业的结构,加速升级;还可以培养针对服务产业的专门人才,培养其专业素质和修养。

  第四,信息产业是一国的基础,可以通过调整、优化中国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来全面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2     1 2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