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经管论文论文 > 经济学
山东省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分析
发布日期:2020-09-14 23:04:41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地球资源也在逐渐枯竭,而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水资源,石油和矿产等资源可以有效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同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能力的增加,将海洋资源由原来的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利益。

自20世纪60年代起,海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目光,世界各国竞相将本国的国民经济重点发展战略调整为海洋经济。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向海洋进军的口号,1961年,日本成立海洋科学技术审议会,提出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的指导思想,美国在1999年提出“21世纪海洋发展战略”。21世纪海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沿海地区以及整体国民经济体系的持续快速平稳发展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海洋线总长居世界前列,达到了18000公里,领海内海洋资源丰富,有天燃气,石油等矿物资源,还要相当一部分面积可以发展养殖业,这些都是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因此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截止到2012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5万亿,充分的体现了海洋经济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 

山东省拥有漫长海岸线,占全国的1/6,约3000公里,近海海域15万平方公里,接近山东省陆域面积。过去30年,山东省通过从渔业体制改革释放增长潜能,到10余年来“海上山东”战略的实施,使山东省保持了我国海洋经济的活跃性与本省地区的经济发展。山东省高度重视蓝色经济的发展与海洋产业的结构调整,依照2003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了符合山东省民情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使得省内海洋经济体系不断完善,海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海洋经济的发展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0年,蓝色经济不仅为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贡献,也为国家海洋经济的发展带来活力,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7.9%,高达7074.4亿。 然而,海洋的开发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海洋的开发与利用时,我们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海洋产业体系不合理,区域海洋开发程度不匹配,彼此技术程度不平衡,资源消耗性的海洋产业仍是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这导致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但有关部门的管理措施及国家的相关法律不完善,海洋综合管理和海陆统筹发展机制都亟待完善等。

综上所述,在全球进军海洋的热潮中,海洋经济对国民生活的影响越来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子逐步扩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开发海洋,离不开海洋。中国和山东拥有无可比拟的海洋资源优势,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还要不断改革、创新、研究、实践,知道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庆的海洋经济体系,与产业结构,从理论到现实的海洋经济开发,做出中国的海洋经济战略转型,这为中国的经济研究也是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海洋经济  

海洋经济:是指通过海洋空间,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生产关系,比如产品的产出,与运输等。我们大致可以根据与经济活动与海洋的关联程度来讲海洋经济划分为三个等级:(一)开发与利用都是直接与海洋发生经济关系,这个第一等级。(二)通过与海洋发生经济活动还产生周边的一系列产业,如海产品的保存,运输等,这是第二等级。(三)指因为海洋经济的产生,一句第一二等级的兴起,而为周边沿海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如休闲渔业,观光旅游业等。

1.2.2 蓝色经济  

蓝色经济:是指凭借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发展,我们把这一系列的发展统称为蓝色经济。蓝色经济模式是多态的,多层次的。不仅包括了技术含量较低的原始产业(撒网捕鱼),还有新兴的高科技技术产业(海底资源开发)。它需要多领域,多地区,多行业的通力合作。因此蓝色经济的发展,不光是经济的发展,也是社会科学的一种进步,国家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做到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保护生态环境核心理念的统筹兼备,同时也为国家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空间。

1.2.3 海洋产业  

海洋产业:主要是因为人类对海洋进行的开发与经济活动所形成的产业,并且,海洋产业是发展蓝蓝色经济的基石,海洋产业的稳健与否,决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否。因为海洋管理相关工作不同的目标和需求的不同,对海洋产业的等级划分也是不同的。目前海洋产业共划分为三种,第一产业:养殖业与捕捞业;第二产业:海洋资源加工类;第三产业;海洋交通业,滨海旅游业。

2 山东省蓝色经济发展的现状

山东省是一个海洋大省,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占全国的1/6,约3000公里,滩涂面积3223平方公里,海岛299个,居全国第六位。拥有16处主要港湾,山东省省内可建深水泊位的优良港址共用51处,为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山东半岛北望日本、朝鲜,西接黄河,南邻长江三角洲,近有京津冀都市圈,省靠渤海,地理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山东省的港口资源优势也明显,拥有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三个亿吨大港,2010年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8500万吨,同比增长18.2%。山东省不仅是全国水产品产量最高,且拥有的游泳生物多达500多种,各类经济鱼类和贝类等达109种。200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山东省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要指示给山东省建设蓝色经济的热潮打了一剂强心针。在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积极的推进海洋高端产业的发展,并努力培养自身的海洋优势产业,加强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品牌优势。

2.1 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分析

由图2.1可以看出,山东省海洋经济总产值从 01 年到 10 年一直稳步增长,从01年的1013.5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074.5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增长不断,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经济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图2.1 山东省2001—2010年海洋生产总值

2.2 山东省海洋产业与海洋三次产业结构

从表2.1中可以看出,2010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为7074.4亿元,占山东省GDP的15.6%。海洋第一产业作为山东省的传统海洋产业,比重占了7%;山东省海洋第二产业的比重为50.2%,占据主导地位,;山东省海洋第三产业比重为43.5%。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6.3:50.2:43.5)与山东省GDP三次产业结构(8.8:52.9:38.3)相差不大。

表2.1 2010山东省海洋产业与山东省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对比       单位: 亿元, %

 

总产值

第一产业产值

第二产业产值

第三产业产值

三次产业比例

山东省海洋产业

7074.5

444

3552.2

3078.3

6.3:50.2:43.5

山东省GDP

45361.85

3973.85

24017.11

17370.89

8.8:52.9:38.3

2.3 山东省与全国以及其他省的发展比较

根据表2.2可以看出,从海洋生产总值来看,2011年海洋经济总量位居前列的是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这四个地区,说明这些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在全国中总是处于领先水平,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比较大的贡献。但山东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较为不合理。山东省作为海洋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的第二大省,海洋第一产业仍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远远小于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山东省的第二产业是所占经济总量比重最大的产业,但第三产业却与广东上海等海洋经济发达地区比相差明显。因此,为了保证山东省海洋大省的地位,为了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山东省应积极主动的对海洋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产业布局实施规划,优化和创新产业的合理性和发展性。

表2.2 2010年全国沿海省市海洋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以及比重 单位:亿元,%

地区

海洋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比例

合计

39572.7

2008

18935

18629.8

5.1:47.8:47.1

天津

3021.5

6.1

1979.7

1035.7

0.2:65.5:34.3

河北

1152.9

47.1

653.8

452.1

4.1:56.7:39.2

辽宁

2619.6

315.8

1137.1

1166.7

12.1:43.4:44.5

上海

5224.5

3.7

2059.6

3161.6

0.1:39.4:60.5

江苏

3550.5

162.6

1927.1

1461.2

4.6:54.3:41.2

浙江

3883.5

286.7

1763.3

1833.6

7.4:45.4:47.2

福建

3682.9

317.7

1602.5

1762.7

8.6:43.5:47.9

山东

7074.5

444

3552.2

3078.3

6.3:50.2:43.5

广东

8253.7

194

3920

4139.6

2.4:47.5:50.2

广西

548.7

100.4

223.1

225.2

18.3:40.7:41

海南

560

129.9

116.6

313.5

23.2:20.8:56

3 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海洋产业结构欠合理

山东省的海洋经济开发历史悠久,特别是捕捞业和养殖业。这曾是海洋经济的生产总量的主要收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类观念的改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从前以落后的传统产业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单一的产业结构。三层产业结构关系不断发生调整与变化,又原来的”一,二,三“转变为”二,三,一”的复合型多态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海洋经济的生产总值,也促进了相关科学的进步。但是,山东省的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与上海、广东省相比,发展仍不平衡。相比较而言,山东省的还想经济还是相对粗放,仅仅局限于捕捞业、养殖业以及石油、天燃气等资源的开采。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头重脚轻,布局混乱,海洋经济的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3.2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

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的右高左低的一个形式 ,青岛作为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先行区和龙头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海岸线730多公里,海湾48个,海岛69个。凭借自身的港口资源和海洋资源,使得青岛的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潍坊、烟台和威海作为山东省的发展中城市,依托自身现有海洋资源和省规划指导海洋经济发展迅速。而滨州,东营等地因自然,历史等基础因素影响,开发时间,开发程度较差,在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速度都落后于上述城市。

3.3 海洋生态保护任务艰

山东省的海洋坏境由于开发历史悠久,且环保机制落后,一直吸收大量不合格陆地废水,和近海地区养殖废水的排放,使得山东省海域污染严重,内河入海口等地水质甚至超过三类,并且还在不断的恶化。同时附近海域赤潮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的面积越来越高,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山东省局部区域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损坏,海洋保护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对于海上突发的污染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薄弱。

3.4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虽然山东省海洋科技人才优势突出,科研实力居全国首位,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拥有一批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承担了国家海洋领域“973”“863”等多项计划项目,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山东省海洋科技人才数量不足,且人均课题数量少,海洋科技方面科研竞争力处于全国I中等水平。在者,山东省的海洋科技创新力度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目前科研状态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大多数还处于办公室理论阶段,或者实验室实验阶段,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多数科研并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海洋经济的反战做贡献。总之,山东省的海洋科技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而与海洋高科技领域的市场处于”脱节”状态。

4 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统筹蓝色经济产业发展布局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沟通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黄河从这里如海,也是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成员。山东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省的海洋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海洋产业的竞争力。首先,要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提高科技所对产业效益所起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手段提高海洋经济的综合效益;并且发展服务业,创立一条具有海洋特色的生态旅游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还要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加快发展海洋运输业。其次,加快海洋工业的发展,促进不合理海洋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为海洋第二、三的发展打基础。同时,为海洋第一产业寻求一种新的发展生存方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的养殖业和健康生态养殖。努力把山东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实力,在全球市场提高竞争力。

4.2 制定综合发展规划

因为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成为第一个“十二五”开局以来第一个加入国家战略的成员,这也是山东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山东省应该树立”海陆统筹,一体发展”的理念。以此次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契机,注重整合海陆资源,坚持科学发展,通过制定完善的海陆一体发展计划,形成健全的产业结构,完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使得海洋资源与内陆资源得到有效的互补,成为真正的互惠互利的局面,真正的实现”海陆统筹,一体发展“。

4.3 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充分尊重海洋的自然规律,以海洋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通过坚持以科学,进步的手段达到人与海洋的长期和谐共处,最终实现海洋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确保海洋资源取之有道、用之有序,确保海洋环境不断改善、永续利用 。其次要坚持“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用海、坚持集约用海、坚持生态用海、坚持生态用海、坚持依法用海。

4.4 加强科技的创新

山东省发展蓝色经济离不开高科技,高技术的支持。因为21世纪,科学代表生产力。通过市场风向标,以政府为靠山,研究和制定海洋科技发展规划,对海洋科技体制进行一场改革,并且合理分配科研资源,要加强企业自主科研的积极性,和市场生存能力,推动山东省海洋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人才是推动蓝色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障,发展蓝色经济要制定相关政策,坚持科教先行,实施蓝色经济人才培养战略。加大对蓝色经济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的高级人才弥补省内人才的不足,并且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大格局,熟悉国际游戏规则,且敢拼敢闯的新型综合型人才。

结论:

山东省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可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要把加快海洋科学研究作为主攻方向,以增强素质、提升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市场、科技、产业政策、产业整合支撑体系,坚持资源环保,产业和谐,区域整体一位发展,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示范区建设,构建海洋生态环境屏障,倡导和谐海洋理念,增强海洋生态文明意识,将山东省打造成“海洋强省”。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