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漳平山歌的形成与分类
(一)漳平地理、历史背景
漳平, “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独平”,日照充足,森林繁密,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上游,东毗永春、安溪,南连华安、南靖,西邻新罗,北接永安、大田,地处龙岩、漳州、三明、泉州交界处,外接厦门。境内山林环绕,明清及至民国,陆路交通闭塞。物资流通输进,主要靠九龙江及其支流运送,不通舟楫的山区,以人力挑运为主,通信不便,山区步行跋涉人次多劳动频繁。从总体上看,漳平全境以低山为主,丘陵次之。这样的地理情况有利于漳平山歌的形成,山腰麓间,梯田溪涧,人们放下手中的劳动休息仰天吟唱、互相交流或宣泄情感,逐渐诞生出色彩纷呈独具风味的本地 “山歌”。而今漳平市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县,1990年撤县建市。1929—1934年曾建苏维埃政府,是名副其实的革命“红土地”。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也产生并推动了当地“红歌”的发展。
据调查,漳平人口由16个民族组成,汉族居多,畲族次之,回族、苗族、壮族、满族等14个民族共300余人。当地主要居民为河洛裔闽南人口,亦有客家人口约5000人,占漳平市总人口的1.8%,分布在双洋、南洋、官田、赤水四个乡镇。其先人来自闽西和广东梅州客家地区,仍保留着客家的语言、生活习俗等,犹如一个个“方言岛”。 然而,汉魏六朝之后,北方中原利用战争,迁徙为媒介,渐渐形成了民族大融合局势,南方区域的闽西也不例外。有史考证,在唐代,龙岩、漳平就已完成了汉化的历史进程。因此本文所述漳平山歌,语言皆以漳平本地闽南语系方言为准,而非客家、畲族等其他迁徙民族山歌。在诸多资料中,漳平、上杭等闽西山歌常与畲族、客家山歌作比较,这为漳平山歌属于闽西山歌,为闽语的结论提供了确凿的依据。
绵绵历史长河中,漳平这片大山迎来一批批辞新复旧的住民。多元文化的历史进程发展规律,以及各个族群的文化相互冲击,相互摄取,相互包容,这些文化融合的特征在漳平这个植被率高达70%的山林地区,强烈得体现了。因此,从以大量汉族民歌为主的闽南语系漳平山歌之中,会发现到其他外来地区的音乐元素,譬如泉州褒歌。在诸多影响因素如历史渊源、经济等推动下,使漳平山歌与泉州褒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深深体现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宏伟特征。
(二)漳平闽南语系方言的发音特点
闽南方言可分为东西南北四片,泉州话区属北片,漳州话区属南片,厦门话区属东片,龙岩(龙岩、漳平)话区属西片。以上四片可以成为本土闽南话。使用人口达到1500多万人。
闽南语的发音主要特点有:
(1)多数古浊可平声字,今读音时不吐气;
(2)念知、登等,有时保留破裂音,成[t]、[?];
(3)无轻唇音[v]、[f];
(4)有韵尾[-m]、[-p]、[-t]、[-k];
(5)声调七类,以上为主,与古代声调系统不尽相当
漳平地处闽西、闽南、闽中的结合部,包容性适应性强,漳平居民无排外心理,境内闽南语系方言分为菁城、永福、新桥、溪南、双洋五种腔调,丰富多彩,语言极具多样性。
另一考证有:漳平腔闽南语,也属漳州腔系闽南语。
二、 渊源关系的具体体现
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述形式,音乐反映它所属的社会环境中的各个方面的状况,它是时代的脉搏。而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是由它的文化背景决定的,文化是音乐的固有属性,它所弘扬的人文精神成为时代的主题。在闽南语歌曲中就不时显现独特的人文内涵。
闽南文化有较强的兼容性与开放性。闽南是北方各地移民南迁且对外贸易形成的,在移民不断南迁和聚合过程中,不同源流、不同时空入迁的移民在闽南地区体现了一定的交融性。在唐宋元时期,泉州港的对外开放空前繁荣,成为世界东方贸易大港,吸引了世界各地人民前来贸易和文化交流,同时闽南海商也大量出海到世界各地经商。
(一)漳平山歌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漳平山歌的音列是徵、羽、宫、商,为强调商音的羽调式。旋律音调结构以羽3-2型窄声韵为特点。
谱例一
曲式结构为四句体单乐段。节奏基本一字一音,一字一个八分音符,除第二、四乐句句末延长外,第一乐句中亦有自由延长音。旋律线呈“平一起一落”线状。漳平山歌常与龙岩、长汀、上杭、武平等其他闽西山歌进行对比,且与畲族民歌又有紧密的联系。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搜集到的漳平本地山歌《山间峦顶一支旗》(见谱例二),为徵调式,仍为四句体单乐段。节奏基本一字一音,偶有一字双音,旋律线呈“平一起一落”线状。全曲突出强调徵、羽音,一字双音与一字一音为主。而在实际演唱时,句末多为自由延长音,唱腔悠长响亮。古时漳平交通不便,山中真正的“漳平山歌”无法通过短线条的“吟诵”得到抒发情感和交流信息的目的,笔者在从小生活中发现,越接近山林的村庄村民的嗓门越大,两座山间劳动的山民以“吟唱”式对话互相问候的传统风俗至今仍得以传承。
在同调中,该曲歌词用方言中“旗尾”“插画眉”的比喻描写山间景色,“画眉飞落牡丹树”“牡丹开花正当时”(存在另一个版本将歌词“画眉飞落牡丹树,牡丹开花正当时”更直白地唱为“娘子有心要开口,言当青年正当时”),而该曲歌词以写景为手段暗喻男女青年追求恋爱的情结,也描绘了漳平人民如山间美景般的美好生活,与方言高度结合而不失其文学性,笔者认为《山尖峦顶一支旗》是最具漳平特色及代表性的漳平山歌。(叶俊涛《遗落的山珍--简析闽南语系漳平山歌》 )
谱例二
谱例三
如谱例三,《捡柴歌》于采集时由漳平西元乡基泰村民歌老艺人苏勤花演唱,羽调式,全曲全部音列只有三声:宫、角、羽。节拍为2/4、3/4相互交替。与《雄鸡一叫天就亮》有着明显相似处:一、三句末同样以休止结尾,而二、四句延长;以方言内的口语音“哦”“哆”作为山歌中节奏律动拍,以“哦”“嘞”为休止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在《捡柴歌》的休止句中使用了切分节奏,承接了前句即兴后十六、四十六节奏的律动,稍稍拉长线条,结合演唱时喉头气口的运用,律动更深入骨髓,表达更加强烈直观。
在语言上,《捡柴歌》在同调乃至所有漳平山歌中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第二句歌词“我是捡柴兼旅游”的“旅游”与传统官方通行的漳州腔闽南语的“li you”不同,使用漳平当地方言的“te tio”;第四句歌词“马上放下唱山歌”的“放”字同样不使用官方语言的“bang”,而使用了漳平方言习惯性的“an”,且有明显地线条下滑唱腔。 据演唱者及有关人员的介绍,类似“放”“捡”之类的字眼,《捡柴歌》在演唱时在不同村庄、乡镇根据方言的微小差异都有一些特有风味的诠释,且成为该村镇统一唱腔,古时山上劳动的漳平人民在上间对歌时,常以这些字眼唱腔判定对方来源村镇。《捡柴歌》两首漳平山歌与龙岩城关山歌有一定相似性,如“对称式的上下句,也有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的、第三句由第一句稍作变化而成的四句体;全部音域只有纯四度(该曲中为纯五度),羽宫商612(该曲中为羽宫角613),旋律音调与方言音调相吻合组成以宫音为支点的上下回绕型的进行,具有吟诵风味。
谱例四
该曲为四句体,采用五声音阶,为徵调式,节拍为2/4、3/4。第一句、第三句以羽音结束,第二句、第四句结束在徵音。第三句、第四句为第一句、第二句的原样重复。旋律多采用三度小跳和二度级进的旋法。节奏平稳。歌词为七字句,结构规整。
“未采用跳进,只用级进完成全曲,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婉妩媚,柔美连绵情深意切。” 其中除一、三句末的半拍休止是漳平山歌的一个典型特色,演唱者一般以“啰呵”“唷”“嘚”等方言口语衬词为休止拍上的字眼,突然扯动喉头使得声音戛然而止,带有特殊漳平山歌风味。
随着上世纪历史政治的潮流推动下,漳平、龙岩为闽西革命根据地,漳平自然也成了“红土地”,自然而然诞生了很多“红歌”。
谱例五
如谱例五,《跟着委员毛泽东》。整首山歌为2/4拍,七字为一句的四句体,中间的衬词极大烘托了音乐情绪,句尾都是自由的延长音。音域略宽,从小字一组6到小字二组5,高音区高亢嘹亮,全曲最高音是装饰音,之后下滑到小字二组1,旋律线呈“平一起一落”线状。旋律多采用小三度跳进和二级级进的旋法,配合方言,朗朗上口。其方言声调直接影响到山歌的风格,同时旋律发展与方言的语汇、语调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是一字一音,简短直接地表现了当时当地跟随毛主席的革命情怀。在漳平山歌中,衬词往往在开唱引子中占了很长的时值,表现一种音乐情绪,且是其所属的闽西山歌风韵的典型代表。
(二)总结漳平闽南语系山歌的风格与特点
笔者以上所举例、接触、搜集之闽南语系漳平山歌有以下几处共同点:
(1) 为徵、羽调式;
(2)四句体单乐段,简短,反复吟唱;
(3)常在一、三句句末休止,与演唱者运用喉头的唱法相结合推动全曲律动;
(4)二、四句末为长拍,实际演唱时常延长,节奏较自由;
(5)旋律悠长具有“吟诵”“吟唱”性,与方言声调紧密联系;
(6)旋律线呈“平一起一落”线状;
(7)多为一字一音,偶尔有一字双音;
(8)旋法多采用小三度跳进与级进;
(9)节拍为2/4拍、3/4拍,常两种拍子反复在单乐段出现。
(10)强调徵音、羽音。
然而,在漳平山歌的诸多特征上,可以发现到其他地域民间歌曲的音乐元素。笔者在一开头有提到,漳平无排外心理,在民族多元化和融合度、文化包容性上,时刻顺应着历史发展规律。所以有一定数量的外迁人口,以畲族为首的十四个少数民族和客家迁徙民族,民族多元化发展,相互汲取相互促进。在诸多地理、语言、历史、经济的原因的推动下,漳平山歌与近200公里距离的泉州褒歌有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