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脑电数据
P200的潜伏期和波幅在参照条件上没有主效应F(2,40)=0.39,p>0.05,情绪效价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1,20)=0.16,p>0.05。而且参照条件和情绪效价在P200的波幅上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4,80)=0.46,P>0.05。
N400的潜伏期和波幅在参照条件上没有主效应F(2,40)=1.22,p>0.05,情绪效价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1,20)=0.22,P>0.05。而且参照条件和情绪效价在N400的波幅上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4,80)=0.34,P>0.05。
P600的潜伏期和波幅在参照条件上没有主效应F(2,40)=1.67,p>0.05,情绪效价的主效应也不显著F(1,20)=0.19,P>0.05。而且参照条件和情绪效价在P600的波幅上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4,80)=1.01,P>0.05。脑电结果数据与本研究的假设1的预期存在不一致,即在脑电数据并没有在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条件下出现于情绪信息的交互作用,进而没有表现出这二者的差异。脑波结果见图2.
正性人格特质形容词
负性人格特质形容词
图2 正负人格特质形容词FZ、CZ、PZ
第四章 讨论
Wason等人(2007)认为对于大多数的个体来说,与自我相关的信息总是和积极的情绪联系在一起[11],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其母亲作为个体的亲密他人,与其相关的信息也应与积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也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行为学数据表明,情绪效价与参照条件的交互作用显著,在正性人格特质词条件下,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与语义参照的差异均显著,而在负性人格特质词条件下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个体产生了自我正面偏见,同时对母亲也产生了类似于自我正面偏见的正面偏见,且个体的自我正面偏见和对母亲的正面偏见没有差异。这与本研究的假设2的预期存在不一致即对自身的自我正面偏见和对母亲的正面偏见没有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异,表明中国人的母亲是包含在个体自我这一层面的。这也证实了Tamara Vanderwal (2008)[12]等人研究的正确性。
本研究的脑电数据结果同样的没有发现母亲参照和自我参照之间的差异,表明个体对自身和作为个体亲密他人的母亲都产生了正面的偏见。这一结果在电生理水平上为中国个体的母亲包含在个体互倚型的自我层面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已有研究表明消极情绪通过调动更多的神经结构参与信息加工,促使对与消极情绪相关任务的加工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使得任务难度增大,而积极情绪则会促进认知加工。由于本研究采用自我相关判断任务,刺激材料的情绪效价对信息加工产生的影响就更为复杂了。而在本研究中作为基线条件的语义参照中产生了负性情绪偏向的慢效应,即个体对可能的威胁信息的更高的控制程度、更长的时间的注意偏向[13,14],在母亲参照下个体对正性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反应慢于负性人格特质形容词,但在自我参照下对不同情绪效价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反应并没有显著差异,在杨孝(2012)以自我参照和关系参照(母亲)的研究中也出现了这一现象即在有些情况下中国人的关系自我参照加工比个体自我参照加工的水平更高,他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个体对具有亲密关系的人的认识和评价的清晰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对其对自身的认识[10],同时这也是个体加工中出现了负性情绪的快效应,即对负性情绪信息的快速的、自动化的注意偏向[15,16]。在自我参照条件下,原本应该在对正负性情绪信息的加工上表现出差异,但在实验中并没有出现差异的原因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本实验的设计以Block设计的方式来呈现不同的参照条件,所以在被试完成任务的时候与母亲参照条件形成对注意资源的竞争导致个体在做出判断的时候注意资源相对充足,进而使自我参照条件下被试对正负情绪效价的反应时未表现出差异。而在黄宇霞等人(2009)年的研究中发现只有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个体才会表现出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偏向,在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个体对正负性情绪信息的加工部不会表现出差异[17]。
(2)很多涉及对自我正面偏见加工的研究中,都会将与自我相关的信息和情绪效价的交互作用分为积极符合、积极不符合、消极符合和消极不符合[6,18]这四类信息,但因本研究采用外显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正面偏见进行相应的研究,所以如果采取这样的方式就会使得符合和不符合的试次的数量会有不同,因无法满足脑电数据试次越多越好的要求进而使脑电数据信噪比不同, 从而导致数据失真。
在脑电数据中,被试对与自我正面偏见不一致的词会表现出负性注意偏向,在脑电波幅上表现出更大的负波,在图2中可以发现负性人格特质词的影响下,被试在P200、N400、P600表现出比正性人格特质词条件下更大的负波,这说明加工这些负性信息占用了更多的认知资源,进而使得自我相关判断任务的难度增大。而被试对与符合自我正面偏见的正性人格特质词的P200、N400、P600成分更小的波幅,说明所用的认知资源相对较少,自我相关判断任务相对更容易,证明了自我正面偏见会促进对这些信息的认知加工。
本研究的行为学数据和脑电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行为学数据上,参照条件和情绪效价之间出现了显著的交互效应,但是在脑电数据方面二者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交互效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本研究采取外显的方式研究正负性人格特质形容词在三种不同参照条件下的不同,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研究方式会让觉得有一些别扭,因为直接询问被试的人格或者能力都是相对不自然的事情,而且由于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大众所期望的是比较谦逊的态度,所以这样的方式会促使个体呈现出的态度与个体内在的态度发生偏差。最初研究自我主要是以测量被试的自我意识的反应为目的,包括可知的和可以通达的目标、动机和认知[19]。但一些有关于思考和感觉等的无意识模型的研究对这一研究方式提出了质疑。因为这些研究探讨的是有意义的和规则的心理现象,更重要的是这些心理现象是没有经过个体深思熟虑的,是个体最真实的即内隐层面的。
对于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究竟是独立的还是一致的存在较大的争论。当前对内隐加工最常见的定义是与自我相联系的自动化且发生在个体意识层面之下的加工。在内隐态度的研究方面,自尊是被研究的比较充分的,但在对其本质的研究并未得出一直的结论,有些研究发现,内隐自尊的发生交普遍的是一种积极的肯定评价,其本质在于个体无意识中拥有的一种对自我积极肯定的态度,它可以被无意识地激活,并对个体后续的相关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20,21],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内隐自尊的本质是将自已与积极的评价和情感联系起来,将他人与消极的评价和情感相联系。在这两种对内隐自尊的本质的认识中,第
二种态度与个体的自我正面偏见更加的契合,如若个体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不同的,那么在内隐层面上的结果可能就像杨孝等人(2012)的研究中中所得出的结果一样,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的差异不仅会表现在行为学层面上,而且会在脑电数据上呈现出更加具体的不同。
(2)在本研究中实验对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中自己和母亲的指代是通过直接呈现这二者的名字,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与母亲的交流沟通中不会直呼其名,而是通过称呼其为母亲或者妈妈,而且在前人的研究中对个体的亲密他人的呈现也是通过与个体对其的称呼呈现的,所以这样的呈现方式可能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总的来说,参照条件和情绪效价的交互效应显著。在正人格特质形容词影响下,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均与语义参照出现了显著的差异,而在负性人格特质词影响下,三种参照条件并未出现差异,表明个体对母亲和自我均产生了正面的偏见,但对自身的自我正面偏见和对母亲的正面偏见没有差异。而在脑电数据上二者并未表现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