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市町村购物难民的相关理论
1.1购物难民的内涵与特征
1.购物难民的内涵
购物难民是指,在自己居住的区域进行日常购物,对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感到购买困难的人们。
购物难民问题,不论叫购物难民问题还是食品沙漠问题,都是持续增加的日常购物困难的人的问题。经济产业省对购物难民的定义是,指随着流通功能和交通网络弱化,被放在食品等日常购物困难的状况上的人们。农林水产省将老年人对食品的获取感到不便利以及辛苦的状况定义为食品获取问题。在关于论述食品沙漠问题的书中,食品沙漠问题就是作为在社会经济环境急速变化中发生的生鲜食品供给体制的崩坏和社会弱者的集中居住这两个要素重叠起来了的时候发生的社会性的弱者家庭的健康恶化问题整理的。
本文主要学习经济产业省的定义,将处于对食品等日常购物困难的状况中的人称为购物难民。特别是以没有车等移动手段,无论身体还是经济方面都相应困难的老年人为中心的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2.购物难民的分类
表1.1 购物难民的分类
购物难民的分类 |
|
购物难民自身因素 |
①高龄,购物欲望低下,不注重营养均衡 |
②健康状况不佳,行动不便,对在地理位置不太好的店铺采购日常物品感到很困难 |
|
③退休收入不高,无法满足日常购物需求 |
|
流通方面的因素 |
①开设面向高收入人群的店铺 |
②居住地区内食品店的撤店 |
|
③中心商业街衰退,大型综合零售店的郊外移转 |
|
④无商店可购物 |
1.2 市町村的含义
1.市町村概念
市町村,在中国叫做市镇村,本文继续沿用日本行政单位。市町村是日本对市、町、村等“基础自治体”(基础的地方公共团体;依据日本《地方自治法》第2条第3项)的总称,也是日本最底层的地方行政单位。其上是都、道、府及县等地方公共团体的“广域自治体”。另外,都之下的特别区也都是最基础的地方公共团体,统称为市区町村。到2011年4月1日,日本全国有786个市、757个町、184个村,市町村总数合计为1,727个(不包含北方领土存在的6个村),如果再加上23个特别区,总数则为1,750个。
图1.1 日本市町村数量
由图1.1可知,自2007年日本市町村合并后,全国市町村数量以及人口过疏化市町村数量减少了,但是市町村过疏化比率升高了。
2.市町村合并
日本《地方自治法》第7条对市町村合并的定义是“市町村的废置分合与市町村行政界线的更改”。日本以强化市町村的效率与能量为基础、对市町村扩大治理规模,并且因为财政困难,近120年来一直推动市町村的合并。自明治年代以后,市町村的数目就处于持续减少的趋势,合并的情况比分割的情况多很多。因为多次的行政区间调整,行政区之间偶尔也会出现飞地。
日本先后共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市町村归并,分别是明治大合并、昭和大合并以及平成大合并,他们发生的背景、政策目标和后期影响因素都存在差异。观其成效,的确扩大了市町村的平均规模,在行政服务上也发生了变化,并因此减少了一部分财政支出成本;但基础自治体合并后还面临许多内部不协调问题,财政上更是因为缺乏财政纪律和中央对市町村补贴的减少,仍存在很大的困难。
3.市町村合并的目的
(1)强化中央地方分权。日本在2000年颁布实施的“地方分权一览法”中规定,不同地方公共团体按照自主决定、自行承担责任的原则,来设立符合当地情况的行政单位。而地方公共团体如果想要发挥自主性参加区域间的竞争,并制订多样化且独特的行政方针,就必定在权限、财富、人力等方面具有相当的规模与能力。
(2)少子高龄化日益严重。日本人口持续老龄化的倾向,使得地方公共团体面对未来税收急剧减少与公共服务需求急剧增高,因此为了保证服务水平,公共团体需要提高人口密集度;同时应新的服务需求,地方公共团体必须扩大市町村规模以强化专业服务水平。
(3)人民生活圈的扩大。伴随交通发达、汽车社会的到来,人们活动领域增大,扩大了日常生活圈,市町村的行政边界早已被跨越。因而区域行政单位不仅有必要整合便于筹划,公共团体也须向更大规模的经营单位转型。
(4)推动地方行政改革的需求。日本地方财务状况与中央政府同样严峻,因此它们都需要建立一个高效而简化的行政体,也必须尽可能的减少人事与公共设施方面的支出成本,减少浪费。
1.3 市町村购物难民的研究意义
同中国一样属于亚洲的日本国,30多年前就已进入老龄化时代。据了解,在日本全国1.27亿的人口中,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口与总人口数相比达到21%以上。毋庸置疑,日本已经成为整个世界老龄化社会的“领头羊”。中国与日本的人口老龄化有很大差别,中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当代发展水平,即“未富先老”,老年福利缺乏强大的经济支持。然则中国与日本老龄化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像老年人口的发展迅速,老龄化人口在不同地区分布也不尽相同,城乡倒置等特征。但最大的共通点当属两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购物难民问题。尤其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稀疏化日益严重,农村产业结构不稳定,基础建设水平不高,服务不到位造成农村老年人生活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然而目前,日本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市町村购物难民的难题,日本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所采用的措施,在解决市町村的购物难民问题时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解决农村老年人无法满足日常购物需求的状况,无疑具有相当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所以了解日本市町村购物难民的情况,分析其采取的对策,总结日本市町村解决购物难民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村的流通产业发展情况以及人口老龄化情况,得到解决我国农村购物难民的启示。
第二章 日本购物难民发展现状
2.1 日本购物难民发展状况及趋势
由于城市空心化,大规模店铺向郊外移转,以中心街过疏化为中心,区域类型多样化等。“购物难民”问题,看上去在商店少,交通不便的市町村地区发生居多,但是也在大城市近郊的住宅小区以及新城发生了。
1.购物难民的分布
(1)整体分布方面。在日本全国被称作购物难民的人大约有多少呢?根据2008年经济产业省统计,全国的购物难民有600万人左右。
表2.1 日本购物难民人数统计
计算方法 |
对购物感到困难的人口比例 |
× |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 |
= |
购物难民的人口数 |
数据 |
16.6%
来源:内阁府2008年度关于老年人的住宅和生活环境的意愿调查结果 |
× |
2005年10月1日:3,422万人 2008年10月1日:3,717万人
来源:总务省统计局 |
= |
平均约600万人
2005年:548万人 2008年:617万人 |
17.1%
来源:内阁府2008年度关于老年人的住宅和生活环境的意愿调查结果 |
× |
2010年10月1日:3,928万人 2014年10月1日:4,198万人
来源:总务省统计局 |
= |
平均约700万人
2010年:672万人 2014年:718万人 |
如表2.1所示,日本全国的购物难民人数从2008年约600万人到2014年增加到了约700万人,今后购物难民数存在增加的倾向。
(2)地区分布方面。购物难民问题,根据区域不同特征也不同。下面从大都市中心区,郊外住宅区,地级市市中心和町村、山区四个方面总结。主要是山区存在严重的购物难民问题,但是大城市中心区也存在购物难民问题。例如,
在大都市中心区,例如根据在东京都千代田区进行的调查来看,千代田区60岁以上的居民约3成左右感到购物不方便。因为夜晚购物人口少和店铺租金高,所以生鲜食品店的数量也很少,在市中心也存在日常购物困难的地区。
在郊外集中住宅区产生购物困难的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住宅附近购物中心的衰退。作为支持住宅生活的设施,新镇和住宅区是以超市以及零售店为中心设置的,但是和社区外的商业设施竞争的结果是,住宅附近中心的营业额下滑,店铺不断撤店。二是,进行无障碍化住宅和无高度差的土地使用。居民年轻时,身体能力足够,住宅的楼梯和坡度没有成为购物难民的因素,但是伴随着居民的高龄化,身体能力不足,因此斜坡和台阶使他们对去生鲜食品店购物感到很困难。
在地方市中心发生的购物难民问题原因,是市区衰退和老龄化进展。根据调查,2005年整个城市的老化率是18.3%,但是市中心的老龄化率为30%以上。在市中心可以看到零售业,公共交通机构,医疗设施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减少,不会开车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
在町村、山区,因为人口减少,有很多情况下,邻里型商店不能维持消费人口而无法盈利。因为老年人食物的消耗少,年轻人可以驾车外出到郊区的超市购物,邻里购物中心很难保证营业需求。
2.发展趋势
图2.1 日本总人口的变化趋势[17]
图2.2 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17]
如图2.1所示,日本的总人口逐年有减少的倾向,今后将迎来严峻的人口减少社会。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及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总人口推测,日本的人口在2050年将减少到约9515万。日本的人口减少虽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如图2.2所示,超过65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005年达到20%,预测2020年将达到30%,2050年将上升到40%。预测今后日本不仅少子,老年人增加,还将面临人口城市化和市场规模的缩小。为了防止日本国内零售业市场规模的缩小,必须挖掘持续增加的老年人的潜在需求。
在日本这样的人口下降的社会,当前的基干型物流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老年人的潜在需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大部分老年人,由于地理因素,自身因素等方面不能满足其购物需求。也就是所谓的“购物难民”。尽管人口减少的速度很显著,老年人人口数量减少了,但是老龄化率却升高了。人口稀少化在继续发生,购物难民问题也将继续发生。又因为日本零售店近年来有减少的倾向,持续减少的倾向和老龄化的进展相当,购物难民毫无悬念的正在剧烈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