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展览与大众
5.1包豪斯对展览的探索和对标准化推广的效果
在包豪斯展览的初期特别是1923年夏天在魏玛举办的展览,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解大众对于包豪斯的一个误读,当时的许多民众和部分德国的艺术界都认为包豪斯背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德国建筑以及德国生活。在1923年展览结束不久包豪斯的反对者康拉德·诺恩就在柏林发表演讲,指责包豪斯是“国立垃圾供应服务”。而包豪斯之所以会在1924年搬至德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支持包豪斯的魏玛所处的图林根地区进行了改选,原本支持包豪斯办学的共和派议员下台,取而代之的社会民主党明确表示不再为包豪斯提供经费,可见当时包豪斯所受到的误解丝毫不亚于当下所收到的称赞。虽然展览的举办使得在整个欧洲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前来参观。但民众对于包豪斯的理解任就是处于一个一知半解的状态,他们对包豪斯产品的惊讶程度远远要超出他们购买的欲望。
但包豪斯的这次展览总的来说还是算成功的,虽然他没能够让包豪斯在魏玛继续下去,但通过这次大规模的展览使得包豪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起码在产业内部的大多数人对于包豪斯理念还是认同的。这也为包豪斯后期搬迁到德绍后能够获得德绍政府的大力支持打下来一个基础。同时在这次展览上包豪斯还摆脱了以往包豪斯人对于浪漫主义的迷恋,使得包豪斯也成功的拥抱了产业和标准化。但原本想改变大众对包豪斯看法和让大众接受包豪斯的想法却没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也是包豪斯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包豪斯的努力事实上也证明了要让全民都接受一个新的理念和思潮确实需要一个过程。
包豪斯也从未放弃向大众推广他们所坚持的设计理念。包豪斯一方面在设计展览中努力的介绍和宣传他们所坚持的设计理念和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探索。虽然不一定被所有人所接受,但包豪斯却让所有人都看都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美学意义上的属于机械与大生产的美,同时也让所有人都看到了机械化大生产和现代主义设计的可行性。
展览的举行也促进着包豪斯自身不断的去反思自身。为了展览能够成功地举行包豪斯从1928年开始就开始研究如何更好的展示展品的技术。在1928年举行的建筑与生活展览中,莫霍利·纳吉和格罗皮乌斯利用灯光、气流以及阳光使展位更加生动化,他们在展览的入口挂上三角形的彩旗用来吸引大众,色彩斑斓的光盘散落在四周,其中一个光盘还刻着“请进”的欢迎字样。在进入了展览空间之后大众发现整个展览空间被电线网、玻璃、以及一些透明的材料分割开来,人们可以在预设的行走路线中不断的透过这些透明的材料去窥探还没看到的展品,这些有趣的设计都激发了观众的探索的天性。而为了让观众给个好的被展览品所吸引和产生购买的欲望,包豪斯也开始探索整个展览的线路规划。莫霍利·纳吉受到舞台剧的激发,他希望观众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了解和探索建筑,他在普通展览房屋建筑协会展览中引入了一系列自主探索和去物质化的探索方式,他的这种探索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参观。而约斯特·斯密特则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引导大众,他通过一系列论点图表结构来引导大众购买或拒绝,他在出口处巧妙的设置了两条道路,一条是购买产品,一条是不购买,并调侃的问道“这条路还是那条路?”而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巧妙的把引向购买的那条路设计的较短一些,同时观者可以直接看到产品。
包豪斯的这一探索无疑是有意义的,时至今日如何有效的吸引观众参观展览依然是展览不可能回避的问题。而包豪斯的这一系列探索也是成功的,在搬至德绍后包豪斯开始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包括与容克飞机公司、拿耶玻璃公司、朗饰墙纸公司进行的一系列合作,这些合作生产的产品大都销量不错,即使是在包豪斯因为纳粹的迫害最终关闭,包豪斯联合拿耶玻璃公司设计生产的一系列玻璃容器仍旧作为德国重要的出口产品出口国外,同时,包豪斯所设计并提倡使用的一系列无衬线字体依然在被广泛德国使用。
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大众在参观展览是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的展览着所要呈现的意图,甚至会由于自身知识体系的限制对展出的物品表示出一定程度上的厌烦,但并不代表展览的举办没有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包豪斯通过展览的举办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推广标准化,大众才有可能去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存在的一种基于标准化所设计出来的产品,这也成为了包豪斯后期能够成功的进行校企结合并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包豪斯对于建筑的探索和为此举办的一系列建筑展览都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之作,而被拆除的巴塞罗那馆都在1986年原址重建。可见当初为了推广标准化这一理念,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和推广都是有意义的。
大众虽然刚开始会感到十分的惊讶和不解,但是并不妨碍将一种好的建筑样式通过展览传递给大众。虽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反对者的排斥,但当大众充分的了解到新形式和标准化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大众自然会接受新的形式。我们从包豪斯人在美国的发展和所建造的一系列建筑就可以看出,一种新的形式和设计美学思想真的被人们所接受之后其发展的速度是多么的迅速。在短短的三十年改变了大部分美国城市的天际线并迅速发展成了国际主义,直至今日许多建筑的样式依然没有脱离包豪斯所构想出来的建筑。而标准化和为大生产的理念则在今天被绝大多数设计师和工厂采用。
5.2大众在展览中的角色
展览同时也充当了一个桥梁的作用,将成熟的设计思想介绍给还没意识到身边已经正在发生改变的大众,同时大众对于展览的追捧也加强了展览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由于包豪斯本身对标准化的坚持和探索加上其对功能主义的坚持,使得包豪斯在战后的现代主义工业设计中备受青睐,各国也为包豪斯举办了一系列回顾展。在1968年,联邦德国在斯图加特举办了“包豪斯50年”回顾展览,这次展览吸引了超过75000名观众前来参观,参观者来自全国各地,德国的大部分外交官和欧洲名流们都参观了这次展览。这次展览可以说是联邦德国首次大规模的对包豪斯时期的作品进行系统性的回顾,许多包豪斯的成员都提供了他们所拥有的资料为这次展览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场展览即梳理了整个包豪斯时期的作品也让普通人有机会去了解到包豪斯所做出的贡献。由于展览所取得的轰动性效果,最后这场展览演变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巡回展览,这也让包豪斯在这场展览上成为了德国的经典文化。此后,包豪斯还举办了多次回顾展和个展,像是2000年在MOMA举办的“包豪斯1918—1933建筑回顾展”、2009年在MOMA举办的“包豪斯建筑模型展”、2013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包豪斯——作为设计的启蒙” 回顾展,都从不同程度上让大众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包豪斯。
由于设计其本身的实用性,使得他必须去面对广大的消费者,而我们从上文中包豪斯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就不难看出,要想真正让大众接受一种新的思想和产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时候设计展览就是一种很好的媒介。设计者可以通过展览在准备展览的过程中反思和提升自身而受众也可以在参展过程中逐步的理解和认识到设计品的意义和价值。而从包豪斯所举办的展览也可以看出设计展览中的观众有一点明显不同于艺术展览中的观众就是需要在更大程度上去获得观众认同和接受,这与艺术展览中常常以艺术家或者艺术作品为展示对象不太需要去特意向观众解释展品意图具有很大的不同。
许多设计展览所举办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同行业之间进行交流和订购产品的,这一类型的展览以米兰家具设计展举办的最为成功,在这一类型的展览中参展方需要去更好的展示自己以此来获得参观者的认同和订购,这时候掌握主动权的往往就是那些看似普通的参观者。就像1923年包豪斯在魏玛举办的展览一样,参观者并不是被动的接受展览所带给他们的一切,人们会在魏玛的展览上对展品感到惊讶与不解并且对购买产品不是那么的热情,也会有批评者批评展览的一些问题。这些事件的发生都证明了设计展览在举办的过程中需要与参观者去进行一个良好的互动,在传递展览理念的同时,也需要对参观者的整个反馈做出一个详细的收集。
同时大众也并非被动的接受展览所传递给他们的观点,也许他们会受到展览的影响,选择适当的购买一些产品。在与大众互动这一点上,日本的“good design”设计展是一种十分良性的互动。策展方每年根据一定的标准,评选出一系列他们所认为的好设计并进行展出,这些展出的产品大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同时这些展出品都是可以出售的。这种互动模式其实是一种非常良性的互动方式,一方面展览向大众传达了产业界对于好设计的看法和设计发展的趋势,同时因为产品是可购买的,参展的大众可以通过自己对产品的选择来对产业的选择做出一个反馈,产业也可以及时的获取到对大众不了解的地方。
展览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行业和思想的交流中心,这一方面比较成功的展览有法国的圣泰田双年展和世界博览会,这种大型展览其本身就非常具有学术性和引导性,其展览本身可能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设计史事件,像1951年第一届工业博览会的举办就被普遍的认为是现代设计的源头。在这种大型的设计展览中,大众所能做的可能就并不能对展览本身产生很大影响,更多的接受策展人和参观展品。在这一类型的展览过程中,可能更加需要去关注一些如何去传播展览所要传达的一些信息,已达到引导大众的目的。而大众在参观中,本身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接受一些展览所想要传递给他的一些信息也会对他之后对设计展品产生以一系列的影响。而这些展览的举办地往往因为展览的举办会吸引大量的人员前来参观给当地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同时这一类大型展览的举办也会使得当地的整个产业得到一个整体的提升和改变。现有比较成功的转型并形成良性互动的设计展览有圣泰田国际双年展,圣泰田原本是一个法国的工业城市,通过举办设计展览成功的摆脱了因为工业衰弱而带来的城市衰弱,同时展览兼顾学术发展与产业结合,使得整个展览机制具有可持续性,这种展览的互动方式十分值得学习。
还有一种类型的设计展览对大众而言主要起到的作用可能就是一种教育和追溯的作用,这一类型的展览往往是由博物馆举行,同时这些展览大都是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回顾展和再展。这一类展览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及其推出的一系列回顾展、2006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设计现代英国”展览、以及我们前面提到的一系列的包豪斯回顾展。在这一系列的展览中其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对已经在设计史上发生过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系统的回顾,同时由于展览的系统性和集中性使得这些展览往往也会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被记录在设计史中。而参观者在参观这一类型的展览时可以系统的了解到在设计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参观者了解整个设计的发展历程是十分的有帮助的,在了解设计史的同时也可以帮助观众去提升其自身的设计品味,对其在之后的生活中选择设计品有十分有效的帮助。
六、结语
设计展览作为较为新型的展览类型,与大众互动的模式仍旧还在探索当中。在现有的设计展览中,设计展览本身所要呈现的内容和展览举办的目的主要是由展览的举办方和展览的策展人所决定,大众与展览的互动主要是在展览举办过程中作为一个参观者来了解展览的举办方所想要传递给大众的信息。同时一个设计展览的成功举办会对整个设计产业和我们日常生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参观展览的观众作为设计展览最终所要面对的对象如何与他们进行良性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
从包豪斯在历次设计展览中与大众互动的情况和效果来,一种全新的设计思维想要通过一次展览就成功传递给大众是不太现实的,但在当时的设计界内部包豪斯无疑代表了一种新的可实施的方向被业界逐渐认可,包豪斯所举办的历次展览本身也成为了设计史中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从包豪斯在标准化的推广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观众对于展览的理解与举办者对展览的理解之间可能会存在一种“误读”的现象,使得展览所想表达的思想不能够很好的传递给大众。而如何在展览的过程中尽量去消除这种“误读”是十分有意义的探索。
在未来的互动模式中,可能不仅仅是是把设计展览当成是一种简单的单向的交流平台,而是说通过展览这个平台达成一种大众与设计产业的良性交流模式产业和大众在这种交流中共同进步和提升,产业能够通过展览推广自己新的设计思维和设计产品并从展览中看到大众的选择与接受程度,大众可以从展览中获取产业对于未来生活的新的思考以及基于这是思考所设计出的新产品并自主选择,这种互动的形成无疑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