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论文论文 >
海绵窦区肿瘤的研究
发布日期:2024-08-14 13:35:48

  第二章 结 果

  2.1 手术结果:

  2.1.1 肿瘤切除程度

  根据术者术中观察和术后CT、MRI检查(72h内)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71.0%,其中神经鞘瘤18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表皮样囊肿2例、垂体腺瘤、软骨瘤、畸胎瘤、血管周细胞瘤各1例),次全切除6例(19.3%),大部分切除4例(9.7%)。次全切病变中,蝶岩斜型脑膜瘤3例,转移性鼻咽癌1例,残留海绵窦腔内或侵蚀血管神经结构难以分离的少量病灶;侵袭性垂体腺瘤1例,少量病变与动眼神经粘连紧密,蝶窦内病灶不能显露而少量残留;脊索瘤1例,对侧中上斜坡处病灶因显露受限而残留。大部分切除病例中,中颅底-海绵窦巨大脑膜瘤1例,部分海绵窦腔及蝶窦内肿瘤残留,岩斜区脑膜瘤1例,残留海绵窦腔及蝶窦内;复发性MPe1,3型神经鞘瘤1例,曾行2次伽马刀,因肿瘤质地硬,包绕颈内动脉且分离困难,术中颈内动脉出血,未能全切肿瘤;侵袭性复发垂体腺瘤1例,病变侵犯整个蝶窦伴明显蝶窦扩大,残留蝶窦内病灶手术1个月后行经鼻蝶手术予以切除。无手术死亡、昏迷、偏瘫、颅内出血、血肿及术后脑脊液漏病例。

  表2-1 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切除率

病理类型(例数)

全切除(%)

次全切(%)

大部分切除(%)

神经鞘瘤(19)

18(94.4)

-

1(5.6)

脑膜瘤(5)

-

3(60.0)

2(40)

海绵状血管瘤(3)

3(100.0)

-

-

垂体腺瘤(3)

1(33.3)-

1(33.3)

1(33.3)

表皮样囊肿(2)

2(100.0)

-

-

畸胎瘤(1)

1(100.0)

-

-

脊索瘤(1)

-

1(100.0)

-

软骨瘤(1)

1 (100.0)

-

-

鼻咽癌(1)

-

1(100.0)

-

血管周细胞瘤(1)

1(100.0)

-

-

合计(37)

27(73.0)

6(16.2)

4(10.8)

  2.1.2病理结果

  经术后石蜡切片病例结果证实:神经鞘瘤19例,脑膜瘤5例,海绵窦状血管瘤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3例,表皮样囊肿2例,脊索瘤、软骨瘤、转移性鼻咽癌、畸胎瘤、血管周细胞瘤各1例。

  图2-1 术后病理结果

  2.2术后短期颅神经功能情况

  术后短期是指自患者手术当天算起,术后第7天时患者颅神经功能情况。海绵窦手术常见颅神经损伤主要是行经海绵窦外侧壁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及其分支,以及行经海绵窦内的外展神经。术后均主要评估第-颅神经的功能。术后新增颅神经麻痹8例(22.6%),其中动眼神经麻痹4例,外展神经麻痹4例; 5例原有神经功能症状加重(16.1%),其中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各2例,外展神经1例(详见表2-2)。

  表2-2 术前和术后短期颅神经症状及恢复情况 ( 例次)

颅神经症状

术前

术后短期

改善

无变化

加重

新增

 

9

0

7

2

4

 

1

0

1

0

0

 

10

0

8

2

0

 

8

1

6

1

4

合计

28

1

22

5

8

  2.3随访结果:37例病例随访均超过3个月,随访时间3月-40个月(20.4±10.4),1例脊索瘤复发,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MRI提示肿瘤进展,而且肿瘤进展迅速,再次行开颅手术治疗。肿瘤进展迅速的原因,可能是术前曾行伽马刀治疗,导致肿瘤恶性程度增加;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手术获得次全切除,术后3个月复查MRI提示肿瘤进展,采用经鼻蝶入路切除肿瘤。术后原有颅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和新增颅神经麻痹的患者中分别有2例(均为动眼神经)和3例(动眼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各1例)神经功能恢复。

  2.4 统计分析结果

  2.4.1影响肿瘤切除程度有关因素分析

  临床经验表明,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因素有既往治疗情况(手术,放疗),肿瘤自身的特点,手术入路的选择,术者的手术理念及手术技巧等。因本组病例均采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且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入路和术者因素基本可以排除。因此,重点探查以下因素对肿瘤切除程度的影响:既往手术或者术前曾行放射治疗(伽马刀治疗),肿瘤的性质,肿瘤生长的范围,肿瘤与是否进入海绵窦腔(海绵窦外侧壁硬膜间肿瘤和非硬膜间肿瘤),与重要神经血管的关系(包裹、推挤),肿瘤质地。

  采用卡方检验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患者既往治疗情况(手术或放疗)、肿瘤的病例类型、肿瘤的起源、与神经血管的关系、肿瘤的侵袭性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肿瘤是否累及海绵窦邻近结构、肿瘤的质地等因素无统计学差异。但是从全切率的角度看,侵犯海绵窦邻近部位以及肿瘤质地偏硬的肿瘤的全切率均较低,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本组病例中三叉神经鞘瘤较多,大多数病例均累及海绵窦周围结构(后颅窝、颞下窝、眶),但是三叉神经鞘瘤本身具有局部骨质破坏的特点,为切除海绵邻近部位病变的切除提供了“自然通道”,较其他病理类型的肿瘤容易切除,从而“稀释”了肿瘤累及范围对全切率的影响。本组病例中,质地偏韧的肿瘤以神经鞘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为主,此两种病理类型肿瘤切除率明显优于其他病例类型;质地软的肿瘤以垂体腺瘤为主,而垂体腺瘤具有侵袭性,造成切除困难,往往与神经血管粘连紧密,而且有两例肿瘤伴有鞍底下陷,进入蝶窦,肿瘤很难达到全切除,从而全切率并不高。因此我们认为,在病理相同的肿瘤中,肿瘤质地软的肿瘤应该较质地硬或者韧的肿瘤更容易切除。

  表2-3 肿瘤切除程度单因素分析统计表

影响因素

GTR

n

nGTR

n

合计

n

全切率

(%)

Χ2

P

既往治疗

(手术、放疗)

2

5

7

28.6

 

0.009

25

5

30

83.3

病理

神经鞘瘤

18

1

19

94.7

 

<0.001

脑膜瘤

0

5

5

0

 

海绵状血管瘤

3

0

3

100

 

垂体腺瘤

1

2

3

33.3

 

表皮样囊肿

2

0

2

100

 

畸胎瘤

1

0

1

100

 

脊索瘤

0

1

1

0

 

软骨瘤

1

0

1

100

 

鼻咽癌

0

1

1

0

 

血管周细胞瘤

1

0

1

100

 

侵犯海绵窦邻近结构

22

10

32

68.8

 

0.295

5

0

5

100.0

硬膜间肿瘤

24

1

25

96.0

 

<0.01

3

9

12

25.0

神经、血管关系

粘连

22

3

25

88.0

 

0.006

包裹

5

7

12

41.7

质地

9

2

11

81.8

 

0.598

17

7

24

70.8

 

1

1

2

50.0

 

侵袭性

1

9

10

10.0

 

<0.001

26

1

27

96.3

 

  备注:样本数n<40,采用四个表确切概率法,χ2值未提供。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间进行数据分析时,因某些病理类型的肿瘤样本数少,对部分病理类型进行合并(表皮样囊肿与畸胎瘤、脊索瘤与软骨瘤、血管周细胞瘤算入脑膜瘤等)。

  2.4.2 与手术相关颅神经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经验表明,影响术后颅神经损伤率的因素有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术者的手术理念及手术技巧等,以及病变本身的特点以及与神经的关系等。硬膜外入路的颅神经损伤率较硬膜下入路明显降低,硬膜外入路具有早期辨认颅神经的优势。因本组病例均采用颞前经海绵窦入路,且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入路和术者因素基本可以排除。因此,重点探查以下因素对肿瘤切除程度的影响:肿瘤切除程度,肿瘤的性质,肿瘤生长的范围,肿瘤与是否进入海绵窦腔(海绵窦外侧壁硬膜间肿瘤和非硬膜间肿瘤),与重要神经血管的关系(包裹、推挤),肿瘤质地。

  先采用卡方检验行单因素统计分析,对以上可能的因素进行初步的筛选,得出可能影响肿瘤全切除的因素。单因素分析统计结果表明,既往治疗、肿瘤是否包绕神经血管结构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肿瘤的病理类型、是否侵犯海绵窦邻近结构、是否侵入海绵窦腔、质地、侵袭性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表2-3 术后颅神经损伤率单因素分析统计表

影响因素

颅神经损伤

合计

n=

损伤率

(%)

Χ2

P

既往治疗

6

3

9

66.7

 

0.011

6

26

32

18.8

 

病理

神经鞘瘤

6

13

19

31.6

 

0.366

脑膜瘤

2

3

5

40.0

 

海绵状血管瘤

0

3

3

0

 

垂体腺瘤

2

1

3

66.7

 

表皮样囊肿

0

2

2

0

 

畸胎瘤

0

1

1

0

 

脊索瘤

0

1

1

0

 

软骨瘤

1

0

1

100

 

鼻咽癌

0

1

1

0

 

血管周细胞瘤

1

0

1

100

 

侵犯海绵窦邻近结构

0

5

5

0

 

0.152

12

20

32

37.5

 

侵入海

绵窦腔

6

20

26

23.1

 

0.122

6

5

11

54.5

 

与神经、血管关系

推挤

4

21

25

16.0

 

0.006

包裹

8

4

12

75.0

 

质地

4

7

11

36.4

 

0.089

2

0

2

100

 

6

18

24

25.0

 

侵袭性

5

5

10

50.0

 

0.240

7

20

27

25.9

 

肿瘤全切除

5

5

10

50.0

 

0.240

7

20

27

25.9

 

 2/3     1 2 3  
Copyright © 2008-2020 学术论文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3775号